当秒针划过2013年5月31日21点,IPO财务核查又一个关键阶段宣告结束。
此刻,是自3月31日仍未提交自查报告申请终止审查企业提交自查报告的最后大限。过后,这些企业的命运将分为三个档次:已提交自查报告的企业,有很大程度全部进入现场检查名单;未提交的企业中,要么申请终止审查,从此暂别IPO;要么选择不作为,等待证监会启动专项复核程序,另聘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对发行人财务资料进行复核,此后证监会将视复核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现场检查或提请稽查提前介入。
对第一种命运者而言,据证监会新闻发言人5月31日下午披露,截至5月30日,4月份以来仅9家企业提交自查报告。
据本报记者统计,截至5月23日,证监会公布的排队企业情况显示,3月31日未提交自查报告的企业中,仅有深市5家企业、沪市1家企业提交自查报告,创业板
企业无一提交。
5月31日证监会新闻发布会结束后
证监会所在地富凯大厦观察到的情况显示,距离大限前的最后3个小时内,鲜有IPO申报材料
人士出现。这意味着,9家企业将很可能成为最终的数字。没有意外的话,他们将全部迎接现场检查。
荣大快印、富凯盛况不再
5月31日18点开始,IPO财务核查第二阶段自查报告上交进入最后三小时倒计时,然而,无论是“券商之家”荣大快印,还是富凯大厦,都没有再现3月31日时的盛况。
记者看到,荣大快印一席难求的情景已不再,此前被改造为会议室、工作室的宾馆房间,也已恢复常态,出入的大多是与IPO财务核查业务无关的人士。
富凯大厦为这次大限等到了21点,“为便于企业提交自查报告,我会相关审核部门,接收自查报告或终止审查申请的时间,延长到5月31日晚上9点。”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但昔日门庭若市的情况难现,仅寥寥数层灯光等到21点。
这是第二次自查报告上交的缩影。据证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3月31日未完成自查工作而提交中止审查申请的107家企业中,截至5月30日仅9家上报自查报告。其中据记者统计证监会截至5月23日的数据,已被公布提交报告的企业皆为发行部审核企业,分别为拟在深交所上市的重庆再升科技、上海全筑建筑装饰集团、海宁联丰磁业、新疆利华棉业和广东超讯通信技术,及拟在上交所上市的重庆银行,创业板30家企业则无一上交。
如果5月31日再无企业提交自查报告,上述9家企业均将被纳入现场检查范围。“哪怕撤到最后只剩10家,我们也会抽查10家。”此前,证监会发行部负责人如此表态。
“相当于100%中签率。”有投行人士指出。
创业板批量撤单
9家之外的企业,日子并不会更好过。他们只剩两种选择,一是主动提交终止审查,暂别IPO之旅;二是选择不作为,但等待他们的则是新一轮更严格的审核,情况严重时稽查随时介入。证监会连续多周公布的上市企业财务造假稽查情况,已显示足够威力。
据本报记者采访所得,多数企业将选择撤回IPO申请,已有89家3月31日前未提交自查报告的企业撤回申请。余者更多在踌躇中等待大限来临,尤其是创业板企业,他们面临的不仅是财报再厘清的难题,还有业绩下滑带来不再满足上市条件的问题。
今年初IPO财务核查动员大会上,监管层明确指出,根据首发条件,创业板企业如2012年业绩下滑,已不满足发行条件,要及时撤回申请,保荐机构不允许以中止方式排队等待。
一家在此列的创业板公司中介服务机构人士,5月31日下午仍在打听财务核查的进展,他所服务的企业基本确定放弃。
“昨天(30日)跟企业接触时,他们挺犹豫是否撤材料,但今天基本确定。其实要能上交自查报告的话早就交了,不用等到现在。”上述人士说。
创业板企业面临的大多数是业绩下滑带来的无情终止符,而主板和中小板
企业问题复杂得多。对于延期原因,有投行人士分析,“或是企业情况复杂,尽职调查难度很大,或是申报材料有问题,中介机构和企业商量后劝退。”
被延期的情况或与掀起的上市财务造假、虚假陈述稽查转型有关。
最新公布的案例显示,即使是申报阶段撤材料的企业,一旦有财务造假也会被加以处罚。此前撤销保代资格已属鲜见,眼下终身市场禁入也不罕见。IPO现场抽查中,天丰节能已成为首个被立案调查的案例。
“这次自查并非简单走过场。”当晚,上海地区投行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但要是造假被查出来,责任就很大。”
这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介机构和上市企业的博弈,最终带来不断扩大的撤单数量。
IPO双重难题
IPO财务核查仅是开始,按证监会的想法,这将引申为发挥长效机制,即将此次经验,纳入未来监管体系,不断提高发行信息披露质量。
最新消息显示,日前已有券商陆续收到苏、浙等证监会地方派出机构的通知,要求中介机构在向地方证监局备案辅导企业各项材料的同时,增加对辅导企业财务自查的报告。
“证监局表示,这是IPO财务审查常态化的要求,为提高申报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有投行人士指出。
一旦与目前申报即留底核查、追究责任的威慑机制相结合,将会产生更大的震慑力。
5月31日,证监会公布的两个IPO财务造假案天能科技与新大地处罚显示,无论申报阶段撤回材料,还是已过会未发行的拟上市企业,都已落实申报即纳入监管的承诺。
如将视线放得更远些,这种监管经验不仅在证监会发行审核范围内实施,发改委也下文宣布将对企业债券发行申请的部分企业进行类似于IPO财务核查的专项核查,并将常态化。
5月31日大限已过,但IPO的难题不仅是财务核查,还在于何时重启发行大门。31日下午,证监会宣布第十四届主板发审委委员于5月25日任期届满,按规定程序,经主席办公会讨论通过,证监会聘任第十五届主板发审委委员。第十五届主板发审委委员从5月28日起履行委员职责从事审核工作。
其中,除一名委员因已连任三届予以更换外,其余第十四届主板发审委委员全部续聘。
按惯例,发审会轮换时,由于重新培训、熟悉情况等原因,往往会对发审会进程产生影响。这或对眼下热议的IPO重启增加一丝新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