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小传
张宏文,博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副研究员
春季本来就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再加上飘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使呼吸系统尚未完善的儿童更易发生各种呼吸道疾病。3月9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副研究员张宏文在“儿童营养及生长发育健康讲座”上提醒广大家长,雾霾天气要重视防护孩子的呼吸系统。
连日来,雾霾天气笼罩中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多地PM2.5指数直逼历史最高值,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程度。雾霾里除了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还包含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如矿物颗粒物、硫酸盐、硝酸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它们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
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危害人体健康。与成人相比,面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儿童的抵抗力更弱。长期生活在雾霾天气中不加以防护,儿童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疾病。
1.急性呼吸道感染。从生理结构上看,儿童呼吸道非常娇嫩、脆弱,婴幼儿还没有鼻毛、鼻腔比成人短、弯曲度没有成人大,面对有害物质时,既没有鼻毛这样的过滤屏障,也因为直通的气道,使得气流畅通无阻,所以对不良天气更敏感。雾霾中的有害颗粒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儿童的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转为小儿肺炎。如果恰逢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雾霾天气将进一步促进此类疾病的流行。例如今年1月份雾霾天气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日门诊量一千余人次,呼吸道疾病占60%左右;而同期北京市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的日门诊量均近万人次,其中呼吸道感染占到内科病人的50%左右。
2.慢性呼吸道疾病加重。对于患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儿童,雾霾天气可使病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需要注意的是,在儿童哮喘中,有1/3是只咳不喘的,叫做“咳嗽变异性哮喘”,很容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因此,家长千万不要随便给儿童买抗生素和止咳糖浆来自行治疗。患儿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否则不利于儿童康复。
3.结膜炎。雾霾天气中,空气中的微粒附着到角膜上,可能引起结膜炎。结膜炎通常不会影响视力,但也很难自行缓解,因此,一旦孩子出现频繁眨眼、揉眼睛、转眼珠、眼内有红血丝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对于一般的眼部不适,家长可采用冷敷的方法帮助孩子缓解不适症状。
4.情绪不稳定。阴霾天还会影响宝宝的情绪,因为整天天气都阴沉沉的,太阳昏黄阴暗,宝宝身体中的松果体会分泌出较多的松果体素,使得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浓度相对降低。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是唤起细胞工作的激素,一旦减少,细胞就会“偷懒”,变得极不活跃,宝宝也就会显得无精打采。
5.传染病增加。太阳中的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长期雾霾天气时紫外线辐射的减弱可直接导致宝宝患小儿佝偻病的几率增加。另外,紫外线是自然界中杀灭大气部分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的主要武器。灰霾天气导致近地层紫外线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
面对恶劣的雾霾天气,家长应采取以下5点措施,尽量避免给孩子的健康带来危害。
1.做好个人卫生。为避免儿童感染各类病毒,幼儿在雾霾天气里应避免外出,家长外出回家后应首先换掉外套和裤子,洗脸洗手,将室外的病毒隔离掉。家里有人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时,不要或减少与孩子接触。
2.少开窗通风。应当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开窗换气,时间不宜过长。另外,还可以在自家阳台、露台、室内多种绿植,如绿萝、万年青、虎皮兰等绿色冠叶类植物以净化室内空气。
3.适当保暖。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为宜,避免温差过大。要保持儿童居室的湿度在45%—55%,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
4.戴口罩。小学生早晚外出,可以戴棉布或N95口罩以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告诉孩子走路时尽量远离马路,因为上下班高峰期和晚上大型汽车进入市区这些时间段,污染物浓度最高。最好不要让儿童太早出门,清晨时雾霾相对比较重,随着太阳的出来,雾霾会有所缓解。告诉孩子不要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急促呼吸时将更多污染物吸入肺中。
5.清淡饮食。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够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