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心理健康
抑郁症是导致自杀的元凶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2-22 15:41:45
  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百分率占所有自杀者总数的10-30%,甚至高达半数。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高于一般人口的50倍,抑郁症患者中约15%最后死于自杀。因此我们了解、识别抑郁症,对于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预防自杀悲剧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抑郁症是属于情感障碍的一类精神疾病,至今发病的原因尚不明确。它的生物学特点是:脑脊液中5-羟色胺的代谢物5-羟吲哚醋酸(5-HIA)的水平偏低。低5-羟色胺与攻击性和冲动性有关,可预测自杀风险。

  抑郁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①情绪低落。对自己在常人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过失难以释怀。对过去的事情常常后悔;对眼前的任何事情不感兴趣;对未来灰心丧气,没有一点信心。②思维迟缓。感到大脑像生了锈一样转不动,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③行为动作明显减少。懒言少语,做任何事情缺乏心理动力。轻型抑郁症患者会觉得心情压抑,无愉快感,本人和周围人常常认识不到是病态,尚可坚持学习和工作,约占抑郁症总数的10%-20%,他们的自杀往往被看作非疾病人群。重型抑郁症患者可表现为精神运动性激动或迟滞,自责、自罪,以及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抑郁症患者自杀的病态心理机制:①绝望。除严重的抑郁可导致患者绝望外,某些症状(如失眠、腰疼、胸口疼等)治疗无效也可引起绝望;②自责甚至罪恶妄想。患者认为由于自己的过错导致许多人遭受痛苦,只有以死来谢罪。③在自责的基础上,有“丑恶嘴脸”(自责、自罪的抑郁症患者抽象地刻画自己)可发展到具体的外形丑恶,感到面孔变形(丑形恐怖),从而产生轻生念头。④急性应激促发。

  下面给大家介绍两例因抑郁症自杀的个案:1993年3月9日,在周围人没有任何预感的情况下,大众公司总经理方宏坠楼自杀令人痛惜不解。方宏于195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爱好散文随笔。在他任职期间,由于成绩显著得到了上级的信任和群众的爱戴。事业上的成功伴随而来的是心理上的压力。他为“振兴中国足球基金会”筹资1000万元尚有1/4未到位,深感肩上的重荷与艰难。他为官清廉,不徇私情,严格要求自己,压在心头的理性包袱愈发沉重。夫人是上海某医院眼科主任,是方宏的贤内助,当时刚查出患了癌症。诸多压力和困扰,他本来已超负荷运转,抑郁症又悄悄袭来,最后夺走了他的生命。大众公司德方副总经理说:“理解方宏的痛苦,是理解所有抑郁症患者的痛苦”。

  我曾经在我中心门诊部接诊过一位男性、53岁的抑郁症患者。他当时是一位外贸公司的干部。他叔叔曾因患抑郁症自杀。当时他表现有典型的抑郁症症状,被诊断为“抑郁症”。我当时力劝他住院治疗,但他不能接受。他告诉我:“我曾经多次出国,在工作中小有成就,是个有头有脸的人。我绝对无法接受以一个精神病人的身份住到精神病医院。”他仅同意门诊服药治疗。一个多月后,他的抑郁症状加重,他经常向家人表示:他想离开这个世界。但他的家人看到他那麽理智,不相信他说的话是真的,所以只是准备送他住院。不幸的是:他还等不到住院,就在家上吊身亡。

  尽管抑郁症与自杀关系密切,自杀风险率较高,但我们去寻找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并加以利用,就非常有利于预防自杀的发生。

  自杀意念在抑郁症中亦属多见,约占82%。抑郁症患者在轻生前半数会将消极观念告诉他人,多为直接表达。如果患者的这些消极言行能引起周围人的重视无疑对预防自杀有关键性的作用。

  失眠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但在基层医院往往不能识别抑郁症,而给患者仅开镇静药服用,因不能改变症状,可导致患者绝望。(对治疗失去希望)因此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失眠症状不能等闲视之。需要及时准确的诊断,并给予抗抑郁药物和有效的镇静剂。

  一般情况下,抑郁症的严重程度与自杀风险成正比。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自杀在抑郁症状改善后发生或在自杀之前抑郁症状突然改善。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抑郁症状改善(但非痊愈)后患者活动自如(抑郁症严重时精神运动迟滞,患者无法行动),自杀得以付诸实现。所以一般认为抑郁症出院一年后自杀率最高。

  希望借今年九月十日第八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之际,呼吁全社会重视并提高识别抑郁症的能力,促进身边的抑郁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以尽量避免自杀悲剧的发生。

 

来源: 寻医问药社区 作者: 编辑: 巫婧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