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碗上的“风景”

2020-01-05 01:26:41  来源: 浙江在线网站  


做碗时的手感深植在老一辈手工艺人的心中。

巫开益手捧与沟溪乡农民画相融合的杯子。

  浙江在线1月5日讯 冬日暖阳下,在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碗窑村一间由旧校舍改造的陶瓷作坊里,一群沟溪乡的农民画家在碗、杯等器具的土坯上,画上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这座有着悠久制碗烧瓷历史的村庄,在停窑了40多年后,再次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碗窑村有着丰富的瓷矿土资源,制碗烧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在清朝中后期,因制碗烧瓷形成聚居效应,碗窑村人口达到600多人。

  1957年时,碗窑村年产碗360万只。74岁的巫宏龙回忆道:“那几年是制碗产业最红火的年份,我们做的土碗不仅解决了当地人吃饭用碗的问题,还远销外地。”

  1962年,从事制碗的村民成立了“土碗社”,专门从事制碗产业。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由于土碗工艺落后,渐渐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1974年“土碗社”停工,制碗的村民开始自谋出路。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碗窑村重新拾起了土碗这份产业,召集手工艺人,寻求热爱土碗的乡贤支持。

  村民巫开益16岁外出闯荡,有着活跃的市场思维。2018年,巫开益怀揣着“土碗情结”参与产业复兴,改进工艺等对接活动。在他和手工艺人的共同努力下,碗窑村的土碗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在作坊里身兼数职的罗根土说,土碗从无人问津到门庭若市,他都看在眼里,对土碗的未来充满期待。

  三代制碗的老手工艺人曾满三说,停了40多年,但制造土碗时手劲的轻重一直都没忘,这种感觉根植于碗窑人心中。

时隔40多年,老一辈手工艺人重新拾起了手艺。

一只百年前烧制的土碗被保留了下来。

与沟溪乡农民画相结合,让碗窑村的土碗找到了新活力。

作者:衢州日报记者 谢丹 拍友 陈雯   编辑: 钱洁瑗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视频 更多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图说衢州 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