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政部网站10月14日消息,中央财政将安排50亿元资金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重点向污染严重的河北省倾斜。这笔资金,将以“以奖代补”的方式,按上述地区预期污染物减排量、污染治理投入、PM2.5浓度下降比例这三项因素分配。
自2013年以来,中国频繁发生大范围雾霾天气,约四分之一国土面积受影响,其中华北地区尤为深重。透支环境制造的恶果,不仅仅影响到社会发展的品质,更威胁着民众的健康。在雾锁中国的环境焦虑之下,国家安排专项资金进行大气治污,预示着中国大气治污向前迈进了一步。
不过,公众在期待之余,也有疑问:50亿元的专项资金能够促成空气质量多大程度的改善,“以奖代罚”的资金分配方式是否合理,地方政绩与治污大局如何从博弈走向共识?种种疑问,不仅关系到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及效果,更是折射出恶劣环境下,民众释解环境焦虑的急切。
环境问题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它不仅是中国的难题,也是世界的难题。环境保护的背后,充满着诸多的利益博弈:之于国际博弈,它是政治问题;之于国家发展,它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之于地方政府,它还可能是政绩问题。而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治理大气污染,国家的重视和财力的支持很重要,但找到地方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平衡点,恐怕才是让观念发生转变的关键。
而“以奖代补”的资金分配方式,本质是专项资金的专项考核,与当下的政绩考核体系关联性并不太强。虽然它具有绩效的正面导向价值,但这种方式是否对专项资金覆盖的地方政府具有促动作用呢?效果显著,可以获得更多的奖励,那么动作迟缓和滞后的呢?是不是也应该有相应的惩罚机制进行鞭策。而环境保护作为国家战略,却往往不能在发展水平及官员政绩的考核中得到严格体现,这也是各种环境保护行动在地方举步维艰的原因所在。应该看到,环境问题愈发紧迫,在发展过程中已然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国家财政50亿元专项资金注入华北空气治污的新动作,无疑表现着国家层面的环保决心。但是,这50亿专项资金,能否促动地方发展观念的转变,从GDP的迷信中走出来,致力于创造“绿色政绩”?光有资金注入,恐怕远远不够。并且,即便是大气质量变好了,其他环境问题呢?解决环境问题,既要有专项的聚焦,更需要有长远的战略性规划。因为,环境问题从来都不是孤立的问题。
按照9月公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2017年京津冀地区的PM2.5浓度应当比2012年下降25%。50亿元的专项资金投入,能否达成这种数值上的预期,需要时间来考证。而更重要的是,环境问题的解决,更应该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运动思维中突围出来,在理念和制度层面实现可持续。面对环境焦虑,形势是紧迫的,但有共识需确立:既要看到华北雾霾锁城的严重性,也应该看到环境污染在整个发展格局中的深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