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晒面后,就可进行盘面,捋去筷子上的面头,用红纸头包扎成束,挽捆成“8”字型叠放在一起,含有人旺财发的美好祈愿。
凌晨3:27杨著华的手布满了沧桑。30多年来,他一直任劳任怨地坚守着这门传统手艺。
凌晨2:44揉面完全是力气活儿,用的都是暗劲。从面粉变成劲道的面团,杨著华揉面不下万次。
凌晨4:35揉好面要经过约半小时的醒面,然后就是开条。这也需要夫妻俩的娴熟配合,一条条银丝在杨著华的手中舞动,妻子则将面迅速盘在木盆中。不到半小时的时间,20斤面就全部完工。
凌晨6:16打条,是做贡面至关重要的环节,既要保证细面条均匀如一,又要保证细面条不粘、不断。
凌晨5:30由于有客人到来,夫妻俩热情地煮了喷香可口的贡面。
凌晨6:30上筷的时候,是把细面条一圈一圈地卷到两根筷子上,一般每筷32至40卷,然后放入面箱。这是耗时最长的一个环节。
中午11:15最后一道工序就是上架。由于这天太阳太大,杨著华选择在室内上架,只见他将面筷子插满在面条架上,然后依次用暗劲拉扯,数百双面筷子上,手指般粗的面条顷刻形成精细均匀的丝面……
“加工贡面,收入还可以,但是这行当实在太辛苦,估计以后要失传了。”常山县球川镇村民杨著华说,现在农村的劳动力相当紧张,年轻人不善于吃苦,想学加工贡面的人几乎没有……
贡面又称索面,是常山传统特色小吃,明朝时作为贡品进贡给皇家食用,经过长期的加工实践,常山贡面形成了一整套独特而复杂讲究的手工制作工艺。
“辛苦不过贡面匠,半夜起来把天望”,这是制面工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起早摸黑是家常事。记者从凌晨开始持续跟随拍摄贡面的制作过程,希望通过影像来向读者呈现手工贡面的制作过程,同时对这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一次珍贵的记录。
杨著华今年52岁,从19岁开始学做贡面,他至今做了33年,年加工约5000公斤的贡面,这个数量在村子里算得上是个加工大户。每天,夫妻俩在凌晨00:30就起床开始忙碌,经历揉粉、开条、打条、上筷、上架、拉面、盘面等10多道工序后,整套程序下来要十八九个小时。当地人称这门手艺是“两头黑”,就是从前一天天黑做到第二天的天黑,其艰辛程度可见一斑。
天气是成功制作贡面的另一秘诀。由于阴雨天制作贡面容易受潮,风力过大贡面容易折断,太阳过烈贡面容易干裂,天气突变则经常让面粉完全报废。多年来杨著华练就了观看天气的好本领。只要天气好,杨著华基本都要天天做贡面,一次大概做40多公斤。
因为做贡面是力气活,赚钱少,现在做贡面的手工艺人已越来越少了。“加工贡面收入还可以,但是这行当实在太辛苦,估计以后要失传了。”杨著华说,现在农村的劳动力相当紧张,年轻人不善于吃苦,想学加工贡面的人几乎没有。
幸运的是,常山当地政府已意识到贡面失传的囧境。目前,常山已把具有千年历史的常山贡面作为特色农产品来发展,如今,全县15个乡镇(办事处)有贡面加工作坊100余家,大多以家庭为单位,其中从事手工专业加工的约40家。更为可喜的是,政府通过小包装、打品牌等举措已经把常山贡面打进杭州等大城市,不但扬名在外,附加价值也提高了三四倍。“贡面大概为7块钱一斤,旺季时还会涨价。虽然辛苦,一年也有五六万元的收入,我们很满足了。”杨著华说,得益于政府对常山贡面手工制作工艺进行的推广和扶持,常山贡面将迎来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