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到老底子的各种语文教材
第一本馆藏教材《语文学理》已问世
知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语文课本长什么样吗?知道丰子恺先生给语文课本画过插画吗?答案可以在绿城育华小学的小学语文博物馆里找到。这个博物馆昨天正式开馆,由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浙江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站与杭州绿城育华小学联合创建,并且是浙江省教育厅2012年专题立项。
它特殊在,是集古往今来小学语文教材、博物、文献、编著、教学、研究、展示、交流、服务于一体的全国首创的学术场馆。馆长汪潮说它有三大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是收集、保存古今中外小学语文教材。另外,它还要收集与小学语文教育有关的专著、文献和物品,努力使之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全国博览中心。
“你看到许多过期的小学语文教材,它虽然泛黄破旧,却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瑰宝,弥足珍贵。一本旧的小语教材,有着一份浓浓的小语情。可以说,保存旧教材,是在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它具有历史意义。”作为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小学语文工作室主持导师,汪潮说小学语文博物馆还可以进行与小学语文教育有关的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教学、研究活动,比如首先在绿城育华小学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多出“精品课”。
汪馆长讲,以小学语文博物馆名义研制的第一本馆藏教材《语文学理》已经问世,“学本课堂”的课题研究正在进行之中。
应邀参观的周一贯老师曾任浙江省义务教育教材小学语文编委会副主编,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60余年,他告诉记者,这个特殊的小学语文博物馆同样能带给语文教育工作者一些思考,比如能不能在语文教材中找到“童言”和“童颜”。“对比老底子的教材,我发现现在我们使用的,很少能反映童年的影子,常常体现的是成人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这是不对的。”周老师说,过去叶圣陶先生就自己编写语文教材,很注意使用儿童的口吻写作,教材的插画则由丰子恺先生完成。“现在我们的语文教材,就连儿童作家的作品都很少,我们缺少儿童精神。”周老师对记者说,小学语文教材在改革时,必须有一个原则,那就是让儿童在书中找到童年的色彩,因为童年非常宝贵,童年质量也同样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