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小学生在非遗课上制作工艺品。
今年起,安徽合肥中小学将试点研学旅行,并纳入学分统计。
研学旅行的时间,可以在学期中间安排,也可以在寒暑假安排;原则上小学四年级以下学生1天、四年级及以上学生1至2天、初中生2至3天、高中生2至7天、境外研学7至15天。研学旅行活动结果还将纳入学分计入2至3分。从研学旅行活动范围看,大多以省内和周边省份为主,内容以历史文化、工业科技、自然生态、红色记忆为主,体现徽文化特色以及合肥本土文化。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无疑,研学旅行就是“以游玩为目的的学习,或者以学习为目的的游玩”,在游览、观光、交际中完成论和做的结合,在阅览风土人情中提升社会认知。那么,合肥市将研学旅行纳入课程安排,并纳入学分统计,这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课呢?
被纳入综合实践课
合肥、扬州等率先试点
去年年底,教育部着手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实施研学旅行试点,苏州、合肥、西安被确定为首批试点城市。
今年,苏州市教育局制定了《关于开展苏州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意见》,11所中小学校首批列入试点。在苏州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明确研学旅行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了风淋通道,把身上的灰尘以及毛发吹掉之后,我们透过玻璃橱窗,看到各种各样的小面包的初加工。能亲身体验一把新鲜蛋糕、面包如何出炉的全过程,同学们那是相当的激动……”
这是合肥9中的一位同学,在研学旅行课参观安徽省烘焙业的龙头企业——采蝶轩以后,在征文中写到的感受。合肥45中的同学,参观了天威保变(合肥)变压器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了变压器的制造流程和相关工业,感受中国企业正在创造世界领先水平,同学们大受鼓舞,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今年,合肥有万名中小学生参与以“工业游”为核心的研学旅行,学生们的游学路线有:参观美菱冰箱展览馆,了解冰箱的制作过程;观看可口可乐生产流程,了解畅销全球的可乐文化;参观荣事达太阳能科技馆,了解全球太阳能科技发展应用历程;走进伊利,看看牛奶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合肥市教育局对全市约50所学校近40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93.2%的学生表示有兴趣参加工业游活动。合肥市教育局局长方东玲说,“工业游以一种远离课堂,又回归课堂的方式,展示了合肥科技创新型城市的独特魅力,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区域特色鲜明
挣学分其实并不易
既然研学旅行是中、小学生课堂教学的延伸,出发前的目的地就得三思,不是简单地走走看看,也不能哪里好玩去哪里,而是要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和当地的区域特色,让学生在“游中有所学、在行中有所思”。
合肥是工业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现有35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拥有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电子信息等八大重点产业。在推行工业游活动的过程中,合肥市教育局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
在每个参观点的设计上,就年龄特点和学科教学内容进行安排,如高科技农业园区温室大棚主要针对小学生,而江淮汽车的生产线适合的就是初、高中学生。
游,仅仅知的开始。
在每次研学旅行结束后,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征文、演讲、绘画、摄影等后期活动,引导各中小学学生积极参与,并以成绩形式计入学分。
南京弘光中学则直接将其纳入课程安排,这两套课程名叫“石城光影”和“金陵文韵”,教材由语文、历史、地理、美术四科老师合作编写,里面有南京60处名胜景点。“石城光影”以寻访南京30处名胜景点为主,包括栖霞山、东庐山风景区、玄武湖等,供初一学生使用。“金陵文韵”以寻访30处明清、民国历史文化景点为主,供初二学生学习。
翻开教材会发现,每个景点有两页,浮光掠影栏目可以贴上自己的摄影作品,寻访记忆一栏,让学生用文字来记录寻访过程。心语心情栏目,可以写感受。两本书最后,各印有30封感谢信。学生可以剪下,送给提供帮助的景点工作人员。
校方说,一本书30个景点,建议在1年内游完,但只要完成20个并有图片或文字记录,就可以得75分的基本分。如果完成30个或记录非常精彩,还能得发展分。学校还将开设具体的指导课程,如摄影、采访、调查等。学生的课程完成情况,将直接以学分的形式,计入学年总成绩。
公共教育产品
尚需加强顶层设计
在国内,研学旅行刚刚兴起。
在一些发达国家,这早已经成为本国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内容。尽管名称不同,但起源于1946年的日本“修学旅行”,是至今为止日本学生最具有特色的集体学习活动,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日本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机构在2008年统计,日本修学旅行实施比率高中为94.1%、初中为97.0%、小学为93.6%。
据悉,日本从战后就有修学旅行活动,后来发展得很普遍,写入了国民教育大纲,纳入了学校教育法,大纲上规定,包括特殊学校在内的所有学校必须开展,目的是要让日本的中小学生体验集体生活,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增强对环境、自然、历史和周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如今日本规定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必须完成在本国的修学旅行活动,已经被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范围中。
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也明确将修学旅行极其载体青年旅社写入了当地的教育法,对修学旅行的课程、方式、时间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中国教科院专家高峡表示,韩国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情况和日本差不多。日本的修学旅行一定要在外住宿,全体学生都要参加,费用不高,贫困家庭的学生由学校提供补助,实际上是从教育经费出。这位从事游学课题研究的专家指出,“和国内最大不同点,就是每年日本的学校都有修学计划,多少学生、什么时间、什么路线,然后由学校老师带队出去,校长往往是第一责任人。”
高峡建议,游学是培养集体意识的一种好方式,应该作为一种公共教育产品向大家提供,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教育部门应将游学纳入课程,进行顶层设计,提出规范性要求。“今后,研学旅行可能像语文课一样成为每个学校的课程。”(李祉涵)
相关链接
韩国“毕业旅行”算学分
“毕业旅行对韩国学生而言,属于必修项目。不参加没有学分,就不能毕业。”韩国信兴大学副校长边鹤焕教授介绍,韩国教育部门早些年便已经将“毕业旅行”作为学生的一项“必修课目”,纳入学分管理。学生只有参加并修够相应学分,才可以毕业。
韩国鼓励该国学生以旅行的方式,了解本国的文化遗产,接受教育和影响。在地位相当于我国西安的韩国古都庆州市,平时吸引大批的学生前往参观,他们会获得专业的讲解。韩国倡导学校安排一定数量的课时,让学生在毕业离校之前了解本国的名胜古迹。近年来,韩国高校每年送大批的学生以观光为目的到中国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