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原创新闻
每逢佳节倍“费心”
——教师节的社会病态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9-10 09:33:06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910日讯(实习记者单春盈) 9月10日,第29个教师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尊师重教历来被人们所推崇。拿什么来表达学生以及家长对老师的感谢,成了最让家长煞费苦心的问题,在应时应季的当下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记者在衢州市新世纪小学校门口向几位等待孩子放学的家长了解了情况。“送还是不送,其实我们也挺纠结的。不送吧,怕别人小孩的家长都送,我们不送,老师就会对我们有想法。”一位家长苦恼地说,“谁都想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多用点心,给孩子安排个好座位,‘照顾’孩子当个班干部,多给孩子一些展示的机会,这样也对孩子的成长比较有利,礼出心安嘛!”更有家长表示,“我们从幼儿园就开始送的,一方面是为了老师对小孩好点,另一方面,也确实碰到几个比较好的老师,现在都像朋友一样相处着。我们小孩幼儿园升小学的时候,老师还送了个书包呢!”当记者问到给老师送了什么的时候,几位家长坦诚地说,有超市卡、化妆品等等。

  不良风气的促成者

  是谁造就了送礼问题的不良风气?又是什么让家长们各自神伤?诚然,是有个别老师失守师德底线,被物质利益所“收买”,但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是“大环境”的促成者,不少父母平时不注重与孩子的交流,与学校的沟通,却热衷于把成人世界的功利主义随意套用,甚至把这套功利强加给老师,家长和老师都被“送礼”所绑架。不仅把自己困在了送与不送的两难境地,甚至礼越送越多,越送越高档,导致陷入了彼此攀比的恶性循环。

  随后,记者采访了几位老师。对于送礼的问题,老师也表示很无奈。“我们真的也很为难。其实不管家长送不送礼,老师对学生都是会尽心尽力的。面对节日里家长的礼物,我们不收,家长会觉得难堪,甚至会有‘是不是礼物不够重?’‘老师是不是放弃他们的孩子了’等等想法;收下又给了自己不小的心理压力,实在很为难。”“其实,好孩子真的不是靠送礼就能培养出来的。作为老师,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同样也不会因为学生家长送了礼物,就一定能把他培养成好学生,实际上,学生自己的努力重要的多。”衢州市新世纪小学一位班主任说,“我在班里明确跟学生们说了,教师节每个人给老师做一张贺卡,必须是亲手制作的。这样,既让学生以及家长们表达了节日的祝福,同时也让孩子们在做贺卡的过程中,增加了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有很好的亲子互动。”

  一方净土,少一点世俗

  记者还走访了衢州市几家大型超市,发现售卡服务中心较平日忙碌了许多。一张张被红包包着的购物卡整齐地摆放在桌上。经了解,衢州市暂没有出现比较明目张胆的“教师节卡”,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两天,由于教师节、中秋节以及国庆节的原因,购物卡的销售数量明显增加。

  在“办事送礼”社会风气盛行的情况下,个别老师“收礼、收红包”的现象在所难免,每逢节日,家长们纷纷请老师吃饭、给老师送礼的现象需要被重新审视,被治理,其根本在于重塑师德,重塑社会风气。

  人情世故无可避免,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过早地耳濡目染这种功利心理,难免对其成长有不利影响。记者认为,培养一个孩子健康又纯洁的心理,比拔苗助长地让他成才重要的多。何不珍惜孩子的天真,在他的童年里,多一些真诚,多几许互动,让孩子们懂得,尊师重教的根本在于用心体会老师的付出,好好学习的实际行动才是最真诚的回报。

来源: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作者: 实习记者 单春盈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