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我市秋季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沉寂了两个月的校园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重返校园的孩子们忙着迎接新同学,领取新课本,个个开心不已。学校外面的家长们则站在树阴或草丛里,等待孩子放学。人多车多传单多,开学第一天,也不全是令人愉快的事。
▲护校安园
昨天,柯城区新华小学4个班的学生在柯城公安分局“心防工程”的横幅上签名,防范电信诈骗。当日上午,该局“护校安园”集中统一行动出动警力183人次,对辖区49所中小学、幼儿园现场安保。
舔犊情深
昨日,在常山县钳口小学校园中出现的一幕令人动容:一名小学生在肢残家长相伴下迈进校园。此情此景,不由地让人想起“可怜天下父母心,莫忘慈长舔犊情”的词句。通讯员樊松平摄
人车汇集校门拥堵不少家长“绿色”出行
昨天上午9点多,新星小学门口人潮涌动,喧闹不已。门口的道路两边停满了小车,不少电动车与摩托车见缝插针,校园门口的隔离地段也满是接送小孩的电动车和摩托车。
学校正门口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等待孩子放学的家长,道路两旁的人行道上,道路中央的绿化带里,也全是家长们的身影。各个培训班的工作人员则穿梭在人群中,向家长们散发各种传单。
学校门口人车混杂,最初还有小车慢悠悠小心翼翼地开过,随着放学时间的临近,家长越来越多,道路通行变得困难。一辆红色大卡车在校门口被堵了半个多小时,其后的车辆也是进退两难。不少路过车辆瞧这情况,纷纷在前方路口转弯行驶。
与此同时,新世纪学校门口的交通情况也差不多,人多车多是主要原因。
不过,记者走访发现,相较于往年,市区开车报到的情况有所改善,不少家长绿色出行,带着孩子走路前往报到。
市民马先生有两辆小车,今年开学,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开车送儿子去学校,父子俩提早半个小时出发,一路晃荡着赶去报到。“当天早上,儿子甚至比我们起得还早些,然后拉着我,说是要比赛竞走。”
抱着同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当天上午8点,衢州一中门口,一辆15路车到站,下来一批学生和家长,很多人大包小包拎着,记者随机采访了6位家长,有2位家中有车,但没开。“怕堵”是他们的共同理由。
通行方式的改变,不少学校不再是车满为患。一些学校往年拥堵现象波及附近几条街,今年收敛不少,个别学校交通状况甚至和平常差不多。
协警小周也感受到这一变化,当天上午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讲舍街一带维持交通秩序,身后不远处就是市实验学校。去年这一天,小周在同一个地方执勤。“去年的车子比今年要多,学校门口排了好几公里的长队,我整整忙了4个多小时,今年要轻松一些。”小周说,家长没开车过来,也和近期市区多条道路正在改造有关。
开车的少了,城区交通比预期要好。当天上午8点半,市民小杨开着车从斗潭到衢州学院,仅比平时多开了5分钟,小杨直言“没有想到”,他还以为可能会堵车呢。
小学新生不懂“规矩”新书一拿嚷着回家
到了上午11点,新世纪学校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放学了。一群小不点排着队,不少孩子额头上都贴着笑脸模样的小黄星,有的还贴了好几个。“我今天看书很认真,老师奖励的。”一名额头上贴了个笑脸的小男生说,有的同学表现好的地方比他多,就贴了好几个。
“这种鼓励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自己很能干,从而尽快地喜欢上学校,再爱上学习。”该校一年级3班的班主任龙老师说,虽然学校进行了新生培训,但还有小孩不太适应小学生活。为了让一年级的孩子尽快对学校熟悉,类似的奖励形式很多样,主要是让孩子建立起积极的情感,让孩子明白怎样做是对的。
正与老师说着,听到旁边一个年轻妈妈正生气地教育着小孩。原来孩子幼升小第一天上学,她早上叮嘱孩子放学后跟着老师等妈妈来接,谁知孩子一个人走到了路口。“要是我没看到他,都不知道他会走到哪里去了。”这位徐女士说,想想都害怕,“早上那么跟他说,怎么就是不听呢”。
“这就是小孩不适应的情况,他的听、做能力还没有养成。虽然跟他说了,但他不会那样去做。”龙老师说,比如放学之前为了确定学生没有领少了书,她在班上让小朋友拿出与老师相同的书本对照时,有孩子竟将书全装入书包,嚷着说要回家去。
龙老师说,其实这种情况每个一年级的班级都会出现,主要是小孩在幼儿园自由惯了,还没能调整过来,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
家长离去传单满地孩子为此“不好意思”
到11点半,新世纪学校门口的人群都散了,留下一地五颜六色的宣传单,偶尔几张被风吹得乱飞。几个站在摩托车旁边等家长的孩子手里还拿着几张宣传单,已经皱巴巴的了。一位家长说,这都是大人扔的。
在记者转头往新星学校去的路上,看到好几个坐在电动车后座的孩子手里还抓着宣传单没扔。到了五环路与广场路的交岔路口,就看到了零星的宣传单,越往学校门口走,越是纸张满地。一名刚拉开车门的家长,随手将一张蓝色宣传名片抛到了地上。
此时新星学校门口聚集的人群已散去,几个卖包书纸的商贩正在收拾摊位。而学校门口的马路上、人行道上、绿化带上,散落着许多大小不一的宣传单。这些色彩明亮的宣传单,似乎告诉此前的热闹情景。
“如果是我爸妈扔的,我会觉得很不好意思。”看到这番情景,两名经过学校门口的男生对记者这样说。见习记者邓亮记者方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