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孩子太幸福了——看一部动画片,在电视上每天至少能看一集或几集,而日本的孩子,基本是一周才能看到一集。日本动画为何每周只播一集?
很多人感到诧异:日本拥有那么多的动画资源,为什么会选择每周一集的播出方式?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日本动画公司一般有两种:负责筹划的叫“企划公司(企画会社)”,负责制作的叫“制作公司(プロデュース会社)”。一个负责前期,一个负责后期,协作完成一部动画片。这样的分工彰显出日本动画片商业运作的灵活性,更有利于下一步的工业化生产,其好处在于:
第一,节约资金,减少了制作投入。日本动画用上一集播出赚的钱,完成下一集的制作,这是对资金最节省最灵活的运用。也许有人会问,如果制作跟不上,不就全瞎了吗?其实不然,试问一个制作团队,如果连基本的每周一集都无法保证,那被淘汰也是理所应当。
第二,加强片子与观众的互动环节,促进动画片自身的改善。日本每播出一部新的动画片,都会引起多方评论,或是观众向电视台反映,或是各个动漫杂志品评新播出的剧集。如果观众认可了该动画片,就会积极参与进来,密切关注片子的企划、制作情况以及各种花絮,甚至会因为不满剧情发展和主人公的境遇,掀起声势浩大的反对活动。这种反对对企划方来讲,不是坏事,反而是动画片受到狂热喜爱的标志,他们常常会根据民意进行必要的修改,使片子在接下来的策划、制作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第三,淘汰劣质动画片。严格说来,观众不喜欢不能代表这个动画片就不好。但在日本动画制播这种极其商业化的环境中,观众反映不佳、商业利益不佳的动画片定会被拿掉。这样做,对电视台而言,可以减少低收视动画片对自身广告收入的影响;对投资方来讲,可以停掉正在制作的动画,寻找其他投资点,避免在不受欢迎的动画片上无效投入。
因此,在日本能在电视上播出至完结的动画片,几乎都是拥有超人气的作品。很多动画片的完结篇,都具有万人空巷的魅力。
但在我国,每周只播一集动画片的播出方式是不可想象的。观众在一周后是否记得上一集的情节?是否还对这个动画片有收看兴趣?都不好说。制作方也极少考虑观众的反应,制作完成后要么找不到买家,要么低价勉强卖出。播出了,也难以引起大的反响,这些都给投资方以重创。
由于日本的动画企业通常分为企划公司和制作公司(只有少量大公司才能同时承担企划和制作业务),而动画片的生产又需要大量的智力、劳力、资金和技术支持,因此,动画公司通常只能达到一周一集的产量,这样,电视台也只能达到每周播放一集的进度。
事实证明,尽管这种制播配套的方式比较残酷,但是,对于制播双方来讲,都能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大部分受众的欣赏要求。动画制播同步的模式确实能有效地完善动画片的制作、交易、播出环节,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