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造了中国最炙手可热的“顺丰镖局”,同时也成为投资者的“敌人”。行业发展提速带来的“领头的压力”让这个低调的总镖头开始拥抱外部资金,而融资的前提是仍然保持独裁的统治。
“顺丰镖局”缺钱了?
顺丰速运副总裁王立顺昨日向腾讯财经确认,顺丰与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中信资本的战略合作协议已经在本月初签署,三者总体投资不超过顺丰25%的股份。
这笔“悬疑”多年的融资,把惯于置身幕布之后的总镖头王卫硬生拉到了闪光灯下。在物流这个大放异彩的行业里,作为总镖头,王卫更像一个锦衣夜行者——你看不见他。
18年绝缘媒体,不在任何大型论坛上抛头露面,即便是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会议,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他也不充当“布道者”。更重要的是,面对趋之若鹜的众多PE与VC,他尽数拒之门外并坚持“不上市”。
直到这次新资本的注入,不仅“高调”的标志其持续多年的单一资本股份结构改变。同时也意味着,王卫迎来了他的股东。
掌权高于一切
尽管他执掌的顺丰快递占据了行业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他却如虔诚教徒一般,二十年如一日的奉行在商业的丛林里低调生存的法则。
事实上早前一直陆续有多家机构曾像顺丰抛出橄榄枝,花旗银行等美国投资商甚至开价1000万美元中介费用只为求得一个与顺丰合作的机会,但都被王卫拒绝,直到与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中信资本的合作浮出水面。
“不逼着顺丰上市,这是我们在选择融资方时最基本的要求”,顺丰副总裁王立顺对腾讯财经如此描述最终选择这三家的原因,“不上市”的共识是最起码的要求。
在某种程度上,这搀杂着一定程度的自我中心主义和些许绝对掌控的色彩和意味。
作为揉杂了偏执、谨慎、低调甚至些许的自我中心主义的领导角色,在这背后似乎藏着王卫更深的考虑。
“民营企业家并不喜欢境外投资者,他们内心一般要求对企业要有绝对的掌控权,特别是王卫这样个性的人,找他的人很多,他并不缺钱,但他要有绝对的独立掌控力还要资源,”中信证券分析师苏宝亮对腾讯财经表示。
事实上,即便是在资本注入之后,王卫仍然以75%的股权掌控着顺丰。投资方也称,不会改变顺丰目前的战略方向和品牌主导权,
“不差钱”式“差钱”
2010年顺丰销售额已达到130亿元,至2012年,顺丰的销售额已突破了200亿,目前年净利润约12亿元。据王立顺预测,今年顺丰能够完成30%的增速预期。
尽管王立顺表示具体金额“不方便透露”,但是坊间有传闻,顺丰本轮融资规模在80到90亿之间,市盈率约为25的倍,顺丰的估值超过300亿元。
“顺丰其实资金情况很好,但是靠自有资金发展太慢,王卫一直想持续拉大行业竞争差距,那么这就非常需要钱。”
苏宝亮分析称,顺丰正在大力做的生鲜和冷链,包括信息系统和网点铺设都需要大笔资金支撑。
当下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内竞争对手动作不断。马云更是斥资3000亿要打造“菜鸟”物流。
国际快递巨头在华开始发展提速。自去年拿到牌照之后,联邦快递宣布将斥资超过1亿美元,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建设全新国际快件和货运中心。UPS亚太区总裁表示,UPS重视投资亚洲市场,UPS在中国的仓储中心总数超过130个,覆盖87个城市,并已在成都和上海设两个仓储中心。
虽然顺丰有强物流网络的优势,但是也在承受着“领头的压力”。
王卫信奉的生存原则是,在商业的丛林里,高调的迟早被干掉,低调的才能存活。他忌讳疯狂的扩张,而低调则包括稳健的发展策略和充足的资金弹药。
资本光环下的隐形转移
王卫想要的并不是简单融资,也不是为了写一个上市的财富故事,他在做的是抓拢核心资源,把资本向重资产转移的活儿。
“我们没有把他们为融资方,而是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王立顺对腾讯财经如此描述顺丰与三家机构之间的关系。
根据公开信息,目前,顺丰已拥有30架全货运包机、逾5000多个营业网点、150余个各级中转场以及1万多辆营运车辆。“过去这些中转场多是我们租来的,”王立顺表示,融资除了用于购置土地扩张中转场和航空枢纽,还将用于自动化系统和自动化设备。
但,所谓“战略合作”的意义,绝不仅仅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上。
“王卫很清楚比钱更重要的是什么,就是掌握核心资源并与政府搭好关系。这三家融资方都有一定的国资背景,在资源上从银行贷款到土地,从陆路到海陆都有资源。”
苏宝亮坦言,王卫与这三家合作将有机会打通海陆空三方运输,以后还可以涉及土地、金融。
没有人知道王卫的心到底有多大,顺丰的边界也未可知——这是属于低调生存者的秘密,是独立掌控者的权利。(杨倩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