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当大家都习惯待在空调房里时,社区里一些“耐不住寂寞”的人却选择挥汗如雨地“捣腾”起自己的手艺来。
陈关荣、吴开明、杜金水,他们三人或许彼此之间并不熟悉,但是,因为他们都有着别样的兴趣爱好,熟识他们的人都习惯称他们为“达人”。
改装达人:三轮车改成黄包车
身穿唐装,头戴草帽,拉着一辆黄包车……最近,电子社区就出现了这样一位大伯,每次在小区里面溜达,总能引起大家的驻足围观。这位大伯名叫陈关荣,今年六十出头,熟悉他的人更习惯叫他“老头子”。
陈关荣退休前,买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希望靠它补贴家用。
退休后,三轮车就成了他的“玩具”,“现在靠退休工资生活够了,我更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以前常在电视里看到黄包车,虽然没亲眼见过,但我还是凭自己的印象,把三轮车改成了黄包车。”
据了解,陈关荣用工具把三轮车拦腰截断,只保留后排的座位和两个轮子。为了改成黄包车的样子,他特地找了两根竹竿固定在车上,并装了一个遮阳篷。作为一名资深老戏骨,他还在车上装了一台移动DVD播放机,方便他无聊时消磨时间。
为了和这辆改装好的黄包车显得更搭调,陈关荣还特地准备了一套唐装。
虽说这辆黄包车已经改装好一个多星期了,但陈关荣还没正儿八经拿它做过生意,完全是自娱自乐。“最近,每天我都会拉着这辆车去市区转一转,有很多人要求跟车子拍照,他们觉得这是个稀罕的家伙。”陈关荣说。
书法达人:用拖把写大字
今年64岁的吴开明是航明社区有名的书法达人,除了写得一手好看的毛笔字外,他还有另外一项才能——用拖把写字。
吴开明第一次拿“毛笔”写字是小学一年级时,家境贫穷的他学父亲的样,将稻草扎起来,蘸着清水在方砖上写字。慢慢地,他完全被书法吸引了,一练就是几十年,毛笔都不知道写坏了多少支。
说起用拖把写字,吴开明直言,这和他之前从事的后勤工作有关,“当时人事调动,我来到航运公司招待所做后勤,主要是拖地,工作时要在招待所待一天一夜,但拖地用不了多久,当时招待所有条三米多宽、三四十米长的走廊,于是,我就冒出个念头,用拖把写字。”从此,这条长廊就成了他练字的好地方。
为了向记者展示拖把写字的才能,吴开明提来一桶水,把拖把放进桶里蘸湿,这时的拖把马上成了一支“大毛笔”。记者仔细看了看他手中的拖把,“笔杆”长约1米,“笔头”长约0.3米。
蘸水后的拖把重量明显增加了,根本没有毛笔那种“尖圆齐健”的感觉。但吴开明显然已摸透这支“大毛笔”的脾气,把它使唤得服服帖帖。只是写完字后,吴开明的衣服已经湿透。
在吴开明看来,这样练书法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找块能写大字的空地就行,不会浪费大量笔墨纸张,符合他的环保理念。
流星锤达人:每天公园展绝技
每天早上去人民公园锻炼身体的人,一定会对一个挥舞流星锤的老人印象深刻。没错,他就是我们要介绍的第三位达人——杜金水。
杜金水今年77岁,也是航明社区的居民。只要天不下雨,他每天早上7点都会准时去人民公园“报到”,练习陪伴了他几十年的流星锤。一身白色的练武唐装和一双运动鞋,左胳膊上系着一条白毛巾,这就是他运动时的打扮。
据悉,流星锤在古代属于兵器的一种。当然,杜金水不是用它来跟人打斗,从13岁接触到流星锤后,这已经成了他强身健体的“法宝”。
杜金水说,虽然流星锤看起来个头不大,一般一个只有1公斤左右,但甩起来还是比较吃力的,“一般甩起来时,锤子最高处略高于人头,全部伸展开后最高处距离地面4米左右。甩流星锤还是需要力气的,每只手至少要用50公斤以上的力,才能把它甩起来。”
不过杜金水甩起流星锤来显得很轻巧,两只手来回交叉,飘带呈螺旋状盘旋。不细心的人真不能发现飘带两端的流星锤,还以为他在表演舞蹈,倒是一阵阵“呼呼”声证明了流星锤的存在。
年逾古稀的杜金水希望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