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副高来不及西伸,气温就顺水卖了“小暑”一个人情。昨天,顶着热乎乎的“小暑”名头,杭州也就34.7℃。
不过,都入暑了,初伏也将在周六“熊出没”。这一周,晴热高温,只会更上一层楼。
今天开始,副高强势回归——这一周,38℃,家常便饭,不是我吓你。
那么,雷阵雨呢?雷阵雨表示,就算来,也是小范围的小打小闹,别太指望它。
副高下讨生活,不容易,希望大家都能安度苦夏。
这一周38℃登场
今天,副高回归,气温火速跳升至36℃。这还不够,周三周四周五,副高加强西伸,气温就一水儿奔38℃去了。
在副高的地盘里,盛行下沉气流,雨水少得可怜,空气增温杠杠滴。只要天空中云层少一点儿,太阳辐射就长驱直入,地面以及近地面的气温,火箭般上蹿。
高温地图上,江浙沪这块柔软的公鸡腹部,一片红彤彤,杭州等地红得发紫,唯一能呼应的,就是新疆吐鲁番一带。
在浙江人的记忆里,每年的7月上旬,都被副高控制得结结实实。其实也不只我们,全国范围看,近29%的地区,极端最高气温都在“小暑”期间出炉,压过“大暑”3个百分点。
拿杭州来说,近55年来,“小暑”这天,气温没爬上35℃的,加上今年,也只有区区7个年头。
“小暑”和“大暑”都扎堆7月,7月就是一年里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高温天也最集中、最彪悍——
从杭州历史资料(1951-2008年)看,7-8月两个月的高温天,占全年高温日数的87%,其中7月份瓜分54%,8月瓜分33%。
人体酷热指数超过40℃
每天,天气预报给出的数据,是百叶箱里温度计将感受到的。它的待遇可要好得多,上有箱子遮阳,下有草坪降温。而在城市里当一个移动肉包,我们体会到的,是另一种体感温度,也就是人体酷热指数。
先是阳光增温效应,在盛夏会无限放大,气温比百叶箱感受到的,至少高3℃。
然后,就是那种“闷”,你懂的。
副高除了制造高温,还顺手把海上的水汽输送过来,湿度噌地就上去了,又闷又热,动一动就出汗。比如,气温35℃,一旦湿度达到60%-70%,人体酷热指数可达45℃-50℃。
同样的一天,华北干热的地区,即便气温蹿到40℃,可架不住20%的湿度,人体酷热指数只有37℃左右。而北方的夜晚,气温迅速回落,送上小凉爽,这让南方愈发羡慕嫉妒恨,闷热感24小时不打烊。
所以,发现了没,大夏天,嚷嚷着热的,在骚动的,永远是我们这些苦逼的南方人。
三伏天水果不能随便吃
周六,传说中的初伏,即将“出没”,中暑的危险指数一下子跳到最高级。
人体代谢会产生热,必须散热维持体温恒定,一般来说,辐射、对流、出汗,是最常见的散热法。
气温一高,辐射、对流就不管用了,压力全在出汗上。
一旦高温天的湿度超过75%,人体只好大量出汗,身体散热机制,就会超速运转,水分入不敷出,很容易脱水,别说体质弱的,就算体质再棒的,室外待久了,也会中暑。
这种天儿,你真要外出,最好带一杯淡盐水,有条件的,就把手腕放水龙头下冲冲,降低血液温度。
天一热,很多MM,就拿水果当饭吃。可水果不能随便吃,不然很容易引起“水果病”。
像杨梅、李子等酸性水果,酸性物质不易被氧化分解,容易导致体内偏酸;桃子再好,一天也别超过2个,不然腹胀、毛囊炎,都会找上你;芒果,带湿毒,各种过敏啊;榴莲,上火大王啊;空调房里抱着西瓜吃,想想都美吧?好吧,不是我煞风景,西瓜易泻,冰冻西瓜更刺激肠胃,一不留神,急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