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长春2013年应届毕业生平均月薪2231元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6-18 08:38:43

  核心提示:昨日,智联招聘发布《2013长春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将长春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全国各重点城市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并做了相应的分析和解读。记者从中获悉,珠三角城市竞争最为激烈,长三角次之,长春排名第13位。从应届生岗位平均月薪来看,长春的应届生岗位平均月薪为2231元,排名居后,仅排在第23位。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2013年全国将有699万名高校毕业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昨日,智联招聘发布《2013长春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将长春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全国各重点城市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并做了相应的分析和解读。记者从中获悉,珠三角城市竞争最为激烈,长三角次之,长春排名第13位。从应届生岗位平均月薪来看,长春的应届生岗位平均月薪为2231元,排名居后,仅排在第23位。

   苏州南京竞争激烈程度不输北上广

  数据显示,2013年28个城市应届生岗位竞争指数排在第一梯队的依次是广州、深圳、苏州、上海、北京和南京。第二梯队为沈阳、无锡、西安和成都。第三梯队为其他二线城市。其中,长春排名第13位。传统热门城市“北上广深”依然是应届生求职的首选,值得关注的是,同属长三角经济区的苏州和南京的应届生岗位竞争不输北上广深,这与这些城市近年来的经济飞速发展吸引大量求职者有关。单从长春地区来看,近三年来应届生岗位竞争指数是逐年下降的,尤其是2013年下降幅度较为明显,说明长春地区应届生岗位竞争程度在下降。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孟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类似于长春这样的二线城市,正处于经济发展期,生活成本低,就业机会不断涌现,是不错的就业选择地。

  “能达到这个平均月薪就已经很幸福了”从应届生岗位平均月薪来看,上海以平均月薪4859元居首,其次为北京,平均月薪为4746元,再次为深圳,平均月薪为4494元。长春应届生平均月薪为2231元,在全国2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居后,仅排在第23位。“能达到这个平均月薪就已经很幸福了,现在工作特别难找,最近刚确定下来一个工作,一个月1000多点,先干着吧,有合适的再跳槽。”省内某大学应届毕业生刘同学,为自己毕业后确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快餐店做兼职,尽管薪水远远没达到自己的预期,不过,她的想法是“总比一毕业就失业强”。

   提示

  应届毕业生可考虑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对于计划在长春就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而言,如果就业压力大,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孟广建议,可以考虑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这些企业虽然在企业知名度上不占优势,但受益于团队小、机会多,大学生锻炼和成长的机会也会更多。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成长空间,对于初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更加重要。“随着这一两年来民营企业、服务业职位的细分,创意类、销售类岗位增多,此类专业预期未来求职前景会是向好的,而像法律、政史、财务、金融等前几年比较热门的专业,则已呈现饱和状态。”孟广表示,前两年已经很热的专业,不建议再去报考,相反,财经类、技巧性较强的工科类专业,供需比较稳定;另外像酒店旅游、交通运输仓储、第三方服务等新兴行业,近一两年对人才需求量在逐年上升,而且会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值得求职者关注。

   延伸

   “招聘难”与“就业难”的严重错位

  智联招聘在报告中说,中国职场的职位供求在总量上趋于平衡,但“招聘难”与“就业难”的局面却愈演愈烈,整个中国的人才招聘市场出现了断层,需求和供给出现了严重错位的局面。

  首先,是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出现整体性错位。随着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加剧,市场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发生明显变化,直接导致人才市场出现“纺锤形”结构性失衡,即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蓝领技工和服务人员供不应求,但人才市场供给上显然大学生和普通白领出现“假象过剩”。

  其次,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双方出现意愿性错位。毕业生依然扎堆在一二线城市,三线城市职位乏人问津。此外,大学毕业生都喜欢去规模大的企业,小企业门可罗雀,一些新兴产业的微型企业由于不够知名而更难引起应届生的兴趣。

  第三,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错位。中国式的“应届生”在毕业前和独立、生存乃至职场、工作接触得非常有限,因为对就业环境以及职业规划的不明了,当他们准备进入社会,努力地搜索工作、投递简历时,发现期望值和现实存在巨大的落差,这也导致应届毕业生最终的签约率低、毁约率高。而随着毕业时间临近,90后的应届生求职意愿却降低。另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企业愿意提供更高的薪水招募优秀的应届生人才,但应届生显然被多年的就业难状况影响而不敢投递薪资过高的岗位。第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在人力取向上更利益化。企业更愿意招募能在工作上独当一面的“老鸟”,而作为职场“菜鸟”的应届毕业生,更多企业不愿意投入人力、财力去培养,能提供漫长的实习岗位已属难得。据智联招聘

   深挖

   今年我省高考录取率超过90%的背后———

  高录取率缘于生源减少今年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报名考试人数为151113人,目前省招生办公布的招生来源计划达到148000人,这意味着,在全部完成招生计划的前提下,我省今年的高考录取率将超过90%。2009年我省高考招生录取率仅为66%,五年的时间,录取率上升较为惊人。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省高考录取率连续五年上升

  根据2009年以来省招生办发布的关于高考录取率的相关信息,很容易看出我省五年来高考录取率的走势。2009年,我省高考录取率达到66%,2010年的录取率为80%,2011年的录取率也为80%,2012年的录取率超过85%。而今年更将达到90%以上。虽然省招生办相关负责人强调,90%是理论上的录取率,但这一数字也相当可观。据了解,每年在录取阶段的后期,由于本科院校会增加一部分招生计划,因此,每年实际的高考录取率还要高于上面所给出的数据。 “录取率高了,是因为生源少了。”长春市某专科学校负责招生工作的梁老师说。我省招生数据统计显示,2009年是我省高考报名人数的转折点。此前几年,高考报名总人数持续走高,2008年的数字为208313人,创我省历史最高点。到了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变为197351人,而今年只有151113人,减少了46238人。

   出生率下降等因素导致生源减少

  根据记者了解,生源减少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是出生率逐年下降导致的。参加2009年高考的考生多为1990年生人。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1990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l9.49‰,到了1991年就变为17.09‰,而参加今年高考的孩子大多是1994年出生的,那一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4.11‰。明年参加高考的考生理论上来说应该更少,因为1995年我省人口出生率仅为12.90‰。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农村上大学学生数量的减少。赵明亮今年27岁,是长春市双阳区一家装潢公司的木工,高中还没毕业,成绩不好的他选择在外打工,现在年薪可以达到10万元。“我不是说上大学不好,但是我初中同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了,一个月也就是赚到3000块钱左右。今年上班之前他一直在花家里的钱,我早就养家了,自己在双阳也买了楼。”他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无疑打消了很多农村学生,以及一些贫困家庭孩子继续上学的想法。”我省著名报考专家、原长春市招生办副主任王春生说。此外,高中生的出路要比以前多了,出国读书的孩子数量也在稳步增长。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到了39.96万人,创下历史纪录。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3)》,2011年仅高中生出国学习人数就高达7.68万,占当年我国总留学人数的22.5%。

   专科院校生存环境日益艰难

  生源少了,导致高校招生竞争压力大了。记者昨日询问了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师范大学、长春工程学院、长春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吉林建筑大学,这些高校的招生老师均表示,他们的生源数量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在于,如何在有限的生源中,“抢”到质量最好的。有的学校打的是各高中班主任老师的主意;有的用常年驻扎的方式,在一些地区设有常年的招生咨询处;还有的是承诺,比如只要你报考了该校,就满足你的专业要求,或者只要够分数线就不会退档等等。更有的甚至委托第三方招生,按人头提取相应费用。此外,各所高校为了吸引考生报考,都会增加一些“夺目”的热门专业,例如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等专业。生源减少,本科招生计划每年还略有增加,这样的境况苦了高职、高专类院校。长春汽车高等专科的梁老师说,前几年,该校热门专业,如汽车监测与维修,生源当中至少有20%是超过二本线的。“但根据去年的情况来看,二本线下一点儿的学生,报考我们学校的热门专业都是没有问题的。”他说。

来源: 新文化报 作者: 记者 王威 黄艳丽 编辑: 陈苹苹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