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结束后,我省各地企业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纷纷表示把创新驱动落实到企业发展中。
“只有彻底破除科技与经济‘两张皮’,把浙江制造变成浙江创造,转型升级之路才能越走越宽。”浙江省铁路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余健尔用“很接地气”形容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关于科技创新的总体部署。
浙铁集团把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列为“十二五”规划十大重点工程之首,瞄准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启动了总投资近50亿元的杭州南车、聚碳酸酯等一批高科技含量项目。其中聚碳酸酯项目是国内第一套采取非光气法制造工艺的装置。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认为,民营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是最好的创新要素。创新驱动需要制度的配套,那些制约创新的制度应该尽快取消。汽车总的方向是节能、安全、电动化,吉利汽车也会尊重这种趋势。通过创新,继续打基础、练内功,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在众泰汽车董事长吴建中看来,创新驱动的动力需要多维度、多群体的参与。众泰汽车在自主品牌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先行先试这两条路上,越来越意识到“五指合拳”的重要性,即领导亲手、目标抓手、创新能手、宣传推手及社会联手。吴建中表示,要努力实现企业的愿景,需要制定切实有效并分步实施的发展目标。
“企业家的天职就是创新,整合资源,创造价值!”丝绸之路集团董事长凌兰芳说,企业发展主要靠两条,一是科学技术进步;二是组织模式变革,合起来就是创新驱动。作为一家传统纺织制造企业,丝绸之路集团在转型升级中提出:创建民族丝绸的国际化品牌,创建新型劳动关系的和谐企业,创建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结合的经营发展模式,实际上就是通过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的目标是要在产业链的前道实现智能化创新,中间实现数码化创新,终端实现品牌化创新。
位于诸暨的嘉力宝集团董事长陈立新认为,实现创新驱动,把握好创新的方向和驱动力的形成是关键。企业创新的方向在哪里?嘉力宝提出了两个目标:智能制造和服务制造。今年,嘉力宝高端数控产品比重将达到75%,产值占比达到80%。驱动力如何形成?人才是第一要素!近年,嘉力宝整体引进技术团队,与高校深度合作,引进国际高端人才,组建嘉力宝齿轮机床研究院。另一方面,花大力气培养产业工人,成立嘉力宝商学院,把一个个高职院校招聘来的技能型毕业生培养成技术蓝领。
“创新是顺应市场需求和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海德曼公司董事长高长泉对此深有体会。位于玉环的海德曼公司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为中国机床行业知名企业,海德曼得到的启示就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扎根于市场的技术才能产生巨大的生产力。海德曼公司当前正在进行制造模式从“市场主导型”向“顾客主导型”转变。
杭州信核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任永坚认为,我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于企业而言,要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创新能力,争取在关键技术领域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于政府部门而言,则要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为创新提供萌芽发育的土壤,促进创新型企业大量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