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回想当日,举国上下,众志成城,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对灾区群众的救援当中。如今,地震已过去一月有余,灾区的生产生活秩序已逐步恢复正常,灾后重建项目陆续推进。中国青年报记者近日采访多位专家,共同探讨雅安地震救援带给我们的思考,并就地震预警、心理支援、志愿服务和应对谣言等问题建言献策。
地震预警,梦想照进现实
由于地震还不能预报,预警就成为减灾的重要前提。目前,四川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是目前唯一发布地震预警信息的单位。
通俗地说,地震预警就是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给人们发出警告。如果电波“跑赢”了这场比赛,那人们就能做一些防护准备,或关停重点设施,减少次生灾害。
2011年4月25日13时5分45秒,减灾所的监视器发出警报。这次是汶川发生2.7级地震,后经四川省地震台网确认,地震发生在13时5分41秒。地震预警系统发出警报用了4秒钟,而地震将用时22秒到达成都,这就是宝贵的逃生时间。
一份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减少39%;如果为20秒,人员伤亡减少63%。
在检测到地震后要传输到用户,就必须有传输渠道。目前的传输主要有手机客户端、手机短信、计算机客户端、微博、电视。预警同一时间向所有终端发出的,根据地点远近,所收获的预警时间有所不同。
系统的推广并不尽如人意。以电视为例,受众面广,但安装麻烦,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说,必须经过当地政府部门同意,协调广电系统,在电视台的设备上加装他们的预警系统,如同安装有线电视一样。
王暾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系统并非强制性安装,每一家单位,都要我们研究所去跑、去沟通。有的地方政府对此也不够重视。”
研究所的网站上,能免费下载预警系统在PC电脑、安卓手机客户端,但自愿报名参与体验预警的志愿者目前还只有数千名。而且,系统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软件经常连接不上。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提供的交流QQ群中,很多网民也抱怨软件不给力,漏报现象会不时发生。还有网民抱怨手机客户端不稳定,“打电话就会断开网络”。
在地震预警较发达的日本,国家电视台从2007年即运用预警系统随时发布警告,同时政府也通过广播、手机短信等途径发布预警信息。
据报道,中国地震局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已经进入发改委立项程序,计划投入20亿元,用5年时间建设覆盖全国的由5000多个台站组成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
一线志愿者像特种部队
与之前发生的地震灾害相比,雅安地震后,由于微博等自媒体的普及,许多志愿者几乎在灾难发生的同一时间就做好了赶赴灾区的准备。但因为很多志愿者未带食品和装备,反而在灾区受到当地民众的诸多照顾。
志愿者王鹏讲过他在庐山震后亲眼目睹一个例子:“一个小伙子当天晚上看到信息,就坐飞机,第二天早上到成都,然后去雅安,结果迷路,不知道那个村在哪里。后来救援队把他带到那里后身体就吃不消了,身体吃不消也就没法做事,在救援队那里吃了一顿中饭,下午回到雅安,然后走了。”
类似的情况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也曾出现,民间组织和志愿者施以援手的热情让人感动,但是自发性地救援常常会导致无序,容易好心办坏事,反而增加灾区负担。
西南科技大学心理学副教授王斌认为,有必要区分“热心人士”和“志愿者”这两个概念。“如果仅仅只是出于爱心和关注,而对于开展什么志愿服务,如何开展志愿服务,以及志愿服务工作的效果预期没有具体想法和认识,这些人更多的属于热心公民。”他说。
雅安地震后仅一天,国务院办公厅即下文要求“非紧急救援人员、志愿者、游客等各界群众在现阶段尽量不要自行前往灾区,以支持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不过,在一些公益组织、慈善机构看来,更好的方法是将个体的志愿者纳入救援体系,统一管理,协调行动。这样既能保证救援人手充足,也不伤害民众的救灾热情。
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传播部副总监姚遥认为,要“通过组织化来消化掉零散的志愿者,解决个人之间配合不畅的问题。”对于参与一线救援的志愿者,专业化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姚遥提及他在前线遇到的壹基金救援联盟下撤回来的队伍,“确实就跟特种部队一样,每个人都是全套的保护自己的装备,还有轻型的破拆、探生等搜救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