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文要求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提出要强化青年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教育部有关负责人重申要将违法犯罪人员清除出教师队伍。师德建设问题进一步引起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关注。
个别丑闻,引发担忧
六一节前两天,上海一家幼儿园的7名孩子因为坐姿不端正,被老师用剪刀剪伤手腕,其中一名幼童伤口被缝两针;
5月份,海南、安徽、河南等多地爆出教师性侵学生案件;
在一些高校,学术造假等问题被曝光……公众感叹“一些教师的师德滑坡”。
我国素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社会对教师的期待不仅是学识渊博,还要求教师以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灵魂去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个别教师的师德丑闻刺痛了公众神经,也玷污了人民教师的神圣形象。“让我们如何放心将孩子交到学校?”一些家长表示忧虑。
强化考核,一票否决
“正是因为教师的职责至关重要,有关部门将新时期师德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郑水泉说。
5月30日,针对一些地方出现教师强奸猥亵学生的恶性犯罪案件,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表示,教育部要求有关地方教育部门立即查清事实,坚决果断把违法犯罪人员清除出教师队伍。
“如今的校园并非与世隔绝。”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涂艳国说,个别教师、校长的丑闻被曝光,说明一些人群道德滑坡影响到了纯净的校园文化,甚至出现了个别道德沦丧的败类。
三部门联合发布“若干意见”指出,“强化青年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特别强调“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档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教育部统计,到2010年底,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人数已超过86万,占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63.3%,而他们中拥有海外留学背景的越来越多。
“与以往教师相比,这一代教师有很多新的特点。”兰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寒松说,他们学历高、应用能力强、社会活动丰富,但受社会转型期的现实冲击,一些人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
专家指出,个别高校青年教师不重视教书育人工作,有的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有的学生对老师的称呼也变成了“老板”。在这种背景下,师德建设成了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抓住根本,树立风范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郑水泉认为,师德建设仅依靠硬指标还不够。“教师这个职业说到底是个‘良心活’,育人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工程,教师的品德体现在一举一动的细节之中,‘一票否决’和‘坚决清除’的也只能是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甚至法律法规的‘败类’。建设高尚的师德还是要靠广大教师的自觉自律。”他说。
作为北大中文系的博士生导师,孟二冬支教新疆石河子大学,给本科生备课授课一丝不苟;为完成一部具有重大史料文献价值的专著,他甘于寂寞、七年潜心治学。
郑水泉认为,高校要想涌现出更多像孟二冬这样的优秀老师,除了要求老师甘于献身教育事业外,学校还应该营造一种让教师更有归属感、更积极向上的氛围,以优良学风校风感染教师,令其“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将良好的道德风范作为一个评价标准。
对外经贸大学青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廉思表示,对高校青年教师来说,生存和发展是他们关心的头等大事。他们希望自己生活得好,个人有更好的发展。全面建设师德,培养品质高洁教师队伍,前提就是在让教师有职业尊严的前提下,进一步唤起他们内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专家建议,一方面要健全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档案,将学术不端、人品猥琐的教职人员记录在案。为学术水平和教学科研业绩特别突出的青年教师创造破格晋升机会,纳入学科领军人才和后备干部培养体系等;另一方面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鼓励青年教师将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