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8.26.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圆明园鼠首兔首有望下半年回国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4-28 09:26:49

 

   -新闻回顾

  鼠首兔首拍卖风波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一直是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而鼠首、兔首受到全世界关注,源于一场一波三折的拍卖。

  2008年10月,佳士得公司宣布,将拍卖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消息传出后,引发中国民众热议,近百人组成律师团追索。中国国家文物局也明确表示,反对拍卖中国流失文物。但佳士得公司以商业诚信等为由,坚持进行拍卖,两件兽首总估价高达2亿人民币。

  2009年2月25日晚,一位“神秘买家”以电话委托的方式拍下兽首。成交金额为3149万欧元,按照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2.7亿元。随后,“神秘买家”、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顾问蔡铭超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表示虽然竞拍成功,但不会付款,并表示这种行为符合拍卖规则。

  这次“搅局”拖延了对圆明园兽首的拍卖,事实上最终也宣告了该文物流拍。

   -解读

  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

  个案难代表圆明园文物回归开始

  “法商捐赠圆明园兽首,毋庸置疑是个积极的信号,是中法友谊的见证。”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在昨天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对此非常肯定。但他同时提醒并强调,这仅仅是法国商人的个人行为,并非法国政府的官方态度,“这种‘绝对的个案’,很难代表圆明园文物回归的一个开始或者起点。”

  仅是法国商人个人行为

  对于法国皮诺家族的捐赠行为,刘阳表示,对于中国文物界和素来抱有圆明园情结的国人而言,是件喜出望外的大好事。明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这是中法友谊的见证,毋庸置疑是个积极信号。

  此次捐赠发生在中法两国高层领导人会见次日,让人难免产生联想。刘阳提醒,捐赠并非法国政府的官方态度,仅仅是法国商人的个人行为,法国政府“借花献佛”,牵头促成好事。他同时强调,这是“绝对的个案”,“很难代表圆明园文物回归的一个开始或者起点。”

  纪念意义远高于其价值

  圆明园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铜铸像。其文物价值究竟有多高?“综合价值不可估量。”刘阳打了个比方,好比一支从太爷爷辈祖传下来的毛笔,传到当世已不能再用,毛笔本身的价格也不高,但对于子孙其纪念意义远高于其价值。“圆明园文物也是如此,它承载历史赋予它的价值,以及国人深沉的民族感情。”

  刘阳指出,兽首铜像本身的确制造精美,堪称中西合璧的结晶,即使单从工艺价值来看也有较高价值。此外,圆明园文物见证了国耻,还具有教育价值。“可以说,这是有史以来回归的分量最重、价格最高、影响最大的圆明园文物。”刘阳字斟句酌地说。

  国博是兽首最妥当归宿

  刘阳表示,圆明园目前尚无标准的博物馆,难担展示和保存国宝的重任。不过,他倒是希望将来有机会兽首可以“回”到圆明园做短时间展示,以便更好地宣传圆明园的历史文化。

  兽首将由国家博物馆收藏,“这是最妥当的归宿,被其他地方收藏反而才该引起质疑。”他举例说,诸如四羊方尊、后母戊鼎、金缕玉衣等国宝级文物,无不收藏于代表国家最高等级的国博,而不是由发现地收藏。圆明园文物特殊的意义也该跻身“国字号”文物之列。

  仍有五尊兽首下落不明

  除了这回法商捐赠的鼠首和兔首外,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马首已经被国人通过拍卖购回。其他的龙首、蛇首、羊首、鸡首、狗首则至今下落不明。

  刘阳介绍说,鼠首和兔首在被法国皮诺家族收藏之前,是由一外国文物贩子倒卖。但拒绝透露上家和底价是文物贩子的“行规”,因此上线现已难以追查。

  其他文物回归之路漫长

  两件兽首的回归,令人不禁对其他圆明园散佚文物的回归充满期待。刘阳对此并不乐观,他依然持“不忙着追讨,先摸清自己家底”的态度。

  比如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陈列着中国明清时期的古画、金玉首饰、牙雕、玉雕、景泰蓝佛塔等上千件艺术珍品,这些藏品中部分来自圆明园,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圆明园四十景图》。

  “事实上,海外能确定百分之百是圆明园文物的,目前只有百十来件。”刘阳强调,兽首这种文物与书画类文物不同,书画传承必有每位收藏者的私人钤记章印,流转出处一目了然。如果不能拿出明确有力的证据,一般不应视为圆明园文物。以此标准考察,哪些才真正算是圆明园文物,中国人自己要做的功课还很多。

  更重要的是,几乎九成的散佚文物已经被多次转手,现在的拥有者基本都是斥重金购买,很难让其无偿捐赠。因此,圆明园文物的回归之路,依然漫长而艰辛。

来源: 北京晨报 作者: 编辑: 陈苹苹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