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从导航品牌进驻看行车记录仪行业如何发展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4-22 11:42:07

  随着中国交通环境日趋恶劣,能够为驾驶者提供行车“证据”的行车记录仪越来越受到车主的青睐,尤其是在发生交通意外和纠纷时,能够及时记录真实情况,防止碰瓷和责任认定不清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私家车主开始主动接触并安装行车记录仪的原因。

  导航大品牌纷纷进驻推动行业发展

  在国内,行车记录仪系列产品短短几年的时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数百亿左右的水平,巨大的市场规模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使得行车记录仪被众多企业所看好,纷纷进入这一领域,这其中不乏像任我游这样车载导航大品牌。

  虽然任我游进入行车记录仪市场时间不长,但凭借自己在导航领域积攒的深厚实力,短时间内便连续推出了N568、N556、D588、W12等多款产品,这些行车记录仪的加入不仅体现了任我游在导航以外的“硬”实力,同时也全面丰富了任我游的产品线。

  大品牌进入行车记录仪领域,足以证明其产品的价值以及背后广阔的市场前景。而对于一个新兴行业来说,品牌的力量无疑将带给行业持续的发展动力。类似于任我游这样大品牌,将会对产品的质量、企业的品质以及售后给予全面的保证,让消费者可以真正享受到高品质的产品。

  消费者需求和企业眼光带动行业发展

  除了品牌的推动外,消费者对于行车记录仪产品及功能的需求,也是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消费者对于行车记录仪产品认知日益成熟,消费者对产品功能将会提出了更多更为全面的要求,行车记录仪的功能便在更新换代中不断进行着提升。

  回想初期的行车记录仪产品,唯一的功能也就是记录行车状况,机器的外观设计较为单一,画面质量一般,功能也不多,比如没有夜视功能,晚上拍出来的就俩字“黑屏”;存储卡速度低容易造成丢帧,影响存储卡的兼容性;没有好的压缩方式,录制视频容易占用存储容量等等。

  这样的产品功能自然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厂商不断顺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不断对行车记录仪产品进行改进。我们就以任我游为例,看看在消费者需求的刺激下,行车记录仪产品都获得了哪些提升,而导航品牌又是怎么做的。

  首先,任我游首款行车记录仪N568就拥有1080P的高清画质,并且高清画质已经成为其旗下多数产品的标配,同样是标配的还有120°广角摄像头,搭配上百万像素的摄像镜头,完全满足用户记录行车画面的要求,同时针对夜晚录像情况,任我游支持夜视功能,依靠自动调节感光度功能,实现夜间清晰拍摄,为车主的夜间行车进行全程监视。

  上面是视频拍摄的功能,拍完了还得保存,在这方面任我游也下了不少功夫,任我游在第一款产品N568推出时就采用了自动循环存储系统,以无缝零秒录影的形式,循环利用内存空间,在存储饱和之后,自动智能建立新影像文件,覆盖最老文件,永远保存住最新的驾驶影像。

  同时为了预防碰撞带来的断电问题,N568还内置锂电池,实现断电续航自动保存影像功能,保证不漏掉事故最后一秒的记录和存储,同时选择尽量大的缓存,以带来更流畅的视频及更好的存储卡兼容性。

  任我游行车记录仪产品实测

  为了保证文件保存的更为完整,任我游在之后推出的N556和D588中都标配极速CLASS 10 TF卡,实现超高速文件储存,文件读写的高速率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同时为了对视频文件做到全面保护,任我游在推出第四款行车记录仪W12时就增添锁定文件功能,保证重要文件可以随时保存,不被循环录影所覆盖。

  从任我游陆续推出的行车记录仪产品我们不难发现,任我游一直在不断添加新的功能选项,从用户使用实际出发,让行车记录仪真正能给用户带来全面的道路行车保障。任我游不仅研究消费者需求变化,同时从整体战略入手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提前预判。

  据内部人员透露,任我游即将于4月底推出一款全新行车记录仪产品,据悉新品将会完全不同于以往任我游行车记录仪的产品形式,具体什么形式有什么功能目前还不得而知,让我们拭目以待。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有实力的品牌企业投身行车记录仪行业,行业前景可谓一片光明,这种光明不仅得益于消费者需求对产品功能改进的刺激,也有企业提前预判,早消费者一步推出更好产品的推动,正是这两种良性的促进和带动的相互作用,加快了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而这也正决定了行业未来的兴衰。

来源: 新浪汽车综合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