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肿瘤发病率在快速增长。在一些国家,恶性肿瘤成为居民死亡的“第一杀手”,不少人可谓是谈“瘤”色变。那么,肿瘤真的如此可怕吗?请关注——人们该如何认识和预防肿瘤?
“2000年全球因肿瘤死亡人数为620万。在过去的50年里,肿瘤发病率增长一倍,预期将继续增长。从2000年到2020年,预期肿瘤发病率在西方国家增加25%,在其他地区增加60%……”在近日举办的肿瘤防治漫谈讲座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内科肿瘤学专家孙燕的一席话,引来了许多人的担忧。专家指出,尽管肿瘤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但人们大可不必谈“瘤”色变。了解防癌常识将有助于人们远离肿瘤的伤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肿瘤发病率不断上升
孙燕介绍,肿瘤在欧美国家发病率最高,中国次之,非洲、拉丁美洲发病率相对较低。中国在发展中国家里,发病率较高,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20年,全球因肿瘤死亡人数会超过1000万。
“恶性肿瘤即为癌症。癌症在我国居民死亡原因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孙燕说:“从全国范围来看,自2007年开始,癌症开始成为居民死亡原因的首要原因。癌症占死亡原因的比率为25%,也就是说,死亡人中,每4人就有一个死于癌症。”
“从发病率来看,肺癌男性发病率最高,达到了21.91%。换句话说,100个男性癌症患者里,就有22个得肺癌的。其次胃癌、肝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膀胱癌也是男性最常见的。”在分析癌症的具体发病情况时,孙燕说:“对于女性来说,最常见的就是乳腺癌,占到了17.58%,其次是肺癌。子宫颈癌现在已经降到第7位。近年来,女性的甲状腺癌发病率有所上升。”
孙燕强调,发病率与死亡率并不一定成正比。比如,虽然乳腺癌在女性中发病率最高,但是女性死亡率排名第一的却是肺癌,占21.93%。“从中可以看出,乳腺癌是比较容易治愈的。另外,前列腺癌虽然发病率也高,但死亡率较低,排在10名之后。”
多种因素导致肿瘤产生
“肿瘤的病因非常复杂。”孙燕解释说,“传统中医认为肿瘤是气血瘀滞的结果,而西医认为肿瘤是胆汁质凝聚的结果,中西医都认为肿瘤与精神因素有关系。近代医学认为肿瘤是局部细胞恶变。发展到现代,则认为肿瘤是因为局部细胞过度增殖,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网络功能紊乱,细胞免疫功能缺失所致。”
年龄是影响癌症发病率的一大因素。以北京市为例,协和医学院卫生研究所调查显示,1947年北京市东城区人均寿命是35岁,那时候新生儿死亡是导致平均寿命低的主要原因。到了现在,北京市的人均寿命,无论男女,都超过80岁。“很多慢性病包括肿瘤,高龄人群比较高发,这成为卫生工作的研究课题,也是人的寿命延长以后遭遇的主要问题。”孙燕说。
生活方式是影响癌症发病率的第二大因素。孙燕介绍说:“有人测算过,如果每天坐4小时以上,平均寿命减少2.5年。因此,一般坐着1个半小时就要起来活动一下。”
此外,饮食习惯也是不可忽略的一大因素。孙燕认为,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中有好的,比如吃米吃菜比较多;也有不好的,就是吃油和盐比较多,喝酒也比较多。
“最近几年,子宫颈癌发病率略有回升,原因就是现在年轻人性关系混乱。”孙燕提醒:“子宫颈癌主要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如果能防止感染HPV,将来子宫颈癌发病率会进一步下降。”
此外,食管癌也在进一步下降,其主要发病地区为三省一市:河南、河北、山西和北京市。“过去越是贫穷的地方,食管癌发病率越高。”孙燕说道:“现在生活条件改善,食管癌发病显著下降。胃癌也是越来越少,像鼻咽癌、阴茎癌,现在已经很不常见了。”
“防癌四条”有助远离肿瘤
能否在早期自我预知肿瘤的产生?孙燕表示,肿瘤细胞是正常细胞恶变导致的,不是外来的微生物,所以人体的自身机体反应就没有那么强烈,很难在早期发现。“所以我们一再强调要每年检查身体,早发现,早治疗。”
目前,治疗癌症的方法正在逐步改进与完善。“60年代,我们主要采取手术治疗。80年代,发展为手术和放化疗结合。到了现在,我们采取手术,放化疗和靶向治疗的结合,即综合治疗。”孙燕强调:“未来的方向一定是各种方式的综合,绝非单一手段的治疗。”
现今,有些药店里有卖灵芝抗癌药物和美国阻断癌细胞血管的药物,甚至也有相关方面的“专家”宣传其疗效显著。对此,孙燕提醒:“很多言过其实,卫生部也在整治这样的活动。很多商人到处宣扬灵芝,说可以代替手术,代替放化疗,使很多人上当受骗,到了晚期才来找医生,钱也已经花的差不多了。”孙燕表示:“补药不可能起到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如果一定要吃,可在正规治疗的基础上,吃一些调节免疫功能的药。”
为了远离肿瘤的伤害,孙燕提示,要牢记“防癌四条”,即远离致癌因素;定期连续有效的做健康查体;处理癌前病变;锻炼身体,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