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斯德哥尔摩斯堪森岛上的瓦萨沉船博物馆门口两边,总是坐着不少老人和孩子。这儿面积不大,人挺多,无法摆放休息椅子,展区的角落里放着一些折叠椅和拐杖。走累了的老奶奶取一把坐着休息时笑着看旁边的小婴儿吃奶,走的时候折叠好放在墙角就行;渴了不用急,卫生间的水可以直饮,踏实玩吧。
新加坡动物园大门口摆了很多轮椅、婴儿手推车,还有一种大点的四轮拉车,全是免费的。一个年轻的妈妈拉着辆小四轮车,里面坐着叽叽喳喳的三个男孩。如果没车,小妈妈怎么管得了三个“活猴”?动物园每个区域都有介绍动物产地、特征、习性的牌子,旁边同时立着一块半人高的盲文牌子,黄色的。我转了很长时间也没看见一个盲人小朋友,但万一呢,盲人小孩子们该多高兴啊。
出门在外,最怕卫生间不干净或不卫生。在德国一个博物馆参观时,印象最深的是卫生间马桶上的自动消毒垫圈。它的水箱分大小两个,大解按大水箱开关,小解是小的这边,小朋友都能看懂。水箱中间一小条放消毒液,当如厕冲水后,垫圈自动旋转,边转边消毒边烘干,几十秒后下一个人就能用了。博物馆人来人往,卫生间消毒是大事,让参观者安心使用,这儿做到了。
乘坐渡轮游览维多利亚港湾看香港夜景时,由于轮船不稳,放在桌子上的饮料很容易倾倒,设计者在桌上掏几个洞,杯子插在里面就没问题了。晕船的也没必要为呕吐得去卫生间排队而着急,每个沙发扶手边都有口袋,里面装着“清洁袋”,像飞机上的一样,随取随用。我就是上船没五分钟,刚照了几张相就翻江倒海地吐起来,捏着“清洁袋”躲在角落里。
新西兰的罗托鲁亚是个小城,我住在一个不大的宾馆,招牌的油漆都脱落了。电梯小得可怜,两个人拎着行李箱就挤了。可是我对它印象很深,因为电梯按钮旁边的“盲文”。盲人出门不易,也许他们不会在这儿住,但宾馆准备好了。
在热门景点,经常看到各旅行社导游举着小旗大声地给“自己人”解说,此起彼伏噪声很大,无法静下心来参观感受异国文化和历史。在法国卢浮宫没这个问题,每人一个接收器,挂在脖子上跟着导游。导游拿着对讲机小声讲解,好像自言自语,我们听得很清楚。展厅里那么多团参观,场内很安静,一点儿不打扰那些慢慢欣赏的老年人,安静临摹的艺术家,跟着老师的小朋友。
奥地利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参观美泉宫的人排出好几百米,每人领一个接收器。在展厅门口,告诉服务员你用什么语,她给你调到那个波段。不过只能选择入口处墙上那些国旗的语言,大约有二十来种。
在这些地方旅游,觉得自己时刻被人呵护,安全舒适,不争不躁,全身心放松慢慢悠悠欣赏,体验。
德国巴伐利亚的新天鹅堡更有新招,我们买票时,售票员问“使用什么语言?”听说是中文,安排在下午4点10分那场,票上标着时间。我们到景区门口时,是西班牙语专场,然后是英语场、日语场、韩国语……轮到我们了,发一个对讲机,调到讲解波段,里面是中文解说。每种语言专场20-30人,同时在一个展室参观,不挤。想仔细看也没关系,每间房子门上标着号,“下面请大家看35号房间,这儿曾是……”你追上来就好了。
挪威首都奥斯陆市政厅前就是奥斯陆湾,那儿游人不少,钓鱼的、照相的,还有小孩子跑来跑去。沿岸码头隔不远就立着一个红色的救生设备,大小如我们的“消火栓”。这是一个红白两色的救生圈,带着绳子,四角嵌在一个红色箱子里,下面有个拉环可以打开。救生设备上有救生图示,分5个步骤:取下救生圈快速充气、攥着绳子抛向溺水者、把人拉到岸边、打电话报警或叫救护车等。
“为人民服务”是个大命题,获得游客好评、口口相传的一定是人性化设施和人性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