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消费频道 > 消费维权
衣服小标签上的成分与实际不符 第三方质检后可获赔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3-21 09:15:27

  3·15虽然已经过去,但还是有消费者遭遇“维权难”。有两位外地来杭的客人,在本市两家知名百货店购买衣服时发生消费纠纷,而原因都出在衣服的小标签上。

  案例一:在商场买到不合格衣服

  售后却要消费者直接上诉

  去年11月10日,汤先生与家人来到杭州旅游,在西湖边的一家商场里挑了两件衣服,总共花费597元。

  据汤先生描述,这两件衣服都是在该商场“野菊兰荷”这个品牌专柜买的,吊牌上也都标明“产品成分100%棉”。但是买回去后,汤先生发现,这两件衣服很可能不是纯棉质地。

  11月12日,汤先生回到杭州,前往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这两件衣服做了检测,检测费用总计400元。检测结果显示,汤先生购买的其中一件衣服的棉含量为66.8%,另含有31.8%的聚酯纤维和1.4%的氨纶,而另一件衣服的棉含量为51.8%,另有26.3%的聚酯纤维和21.9%的粘纤。

  “检测的结果都是‘不符合’,说明衣服的标识的确和实际面料是不相同的。”汤先生说,在拿到检验报告后,他曾两次赶到杭州与该商场协商退赔,但是商场工作人员并未给出答复。

  “商场的售后人员说,让我直接上诉。”汤先生表示,希望商场合理退赔,并补偿其误工费用。

  商场:这两件衣服没有库存了

  二次检测只能用消费者买走的衣服

  记者就此事联系了该商场的相关售后人员杜小姐。杜小姐表示,在汤先生向商场反映问题后,商场售后人员、品牌经销商都曾与汤先生当面协商,并且要求汤先生提供这两件衣服,以便二次检验。

  为什么做二次检验需要向消费者索要衣服原件?杜小姐对此解释称,汤先生买走的这两件衣服是野菊兰荷专柜仅有的存货,商场和经销商都没有多余的样品可以拿去做检验。对此,汤先生表示拒绝提供这两件衣服做二次检验。

  “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工作人员才建议汤先生走司法途径。”杜小姐说,商场仍然愿意与汤先生协商解决此事。

  案例二:上万元的皮草大衣掺杂其他毛质

  去年12月20日,外地消费者张先生在武林广场的一家大商场里买了件皮草大衣,花了19444元。据张先生描述,这个叫“尹默”的女装柜台在商场的3楼,买的时候他是冲着标签上的“海狸毛”成分而买的。

  从标签上看,张先生购买的这件大衣成分由三部分构成,衣服面料为海狸毛,里料为100%羊毛,毛领则是狐狸毛。张先生特意拿着衣服去国家皮革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做了次检测,但检测结果与标签上的内容不相符。

  “检测结果是,面料的材质实际上是海狸毛皮、狐狸毛皮与织物面料。”张先生说,虽然该检测单位没有对衣服质量是否合格做定论,但是一件海狸毛的衣服却掺入了其他毛质,他认为商场构成了欺诈,理应退一赔一。

  海狸毛和狐狸毛价差有多大?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服装从业人员,对方说,目前市场上海狸毛的原料较稀有,价值也远高于狐狸毛。即使是在百货商场,海狸毛的衣服款式也为数不多。

  商场:愿意退货,双方共同协商赔偿

  随后,记者联系上了商场女装楼层相关工作人员陈小姐。对于张先生反映的情况,陈小姐表示,商场愿意退货并给予相应的赔偿。

  “我希望,商场能退一赔一,并且赔偿我从外地赶到杭州维权的误工费、差旅费。”张先生说。对此,陈小姐表示,商场愿意与消费者协商。

  第三方说法

  对于上述两位消费者遇到的问题,上城区消费者协会秘书长陈钟良表示,消费者自行前往质检部门做质量检测是得不到相应赔偿的。“消费者从商场买走衣服后拿去做检验,在这个过程里,没有人能证明衣服还是原件。”

  陈钟良认为,消费者应第一时间向工商局举报,由第三方有关人员前往该品牌生产处做抽检。如果抽检结果是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属实,那么按照消法规定,消费者可获赔“退一赔一”。

  “目前,消费者既然已经向有关部门投诉,那就只能等相关部门的处理结果,而不是凭自己去做的检测报告来要求商家退赔。”陈钟良说。

来源: 杭州网 作者: 陈伊丽 编辑: 陈苹苹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