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西湖边的博物馆又要迎来新一波的人山人海,不少博物馆都在微博上推各种活动和展览,丝绸博物馆的官微还多了一个任务:求招一位缂(kè)丝工,女的,身高1米58以上,要有工笔国画基础。
这是一个什么工作?对身高和素质有这么详细的要求?昨天记者到馆里一探究竟。
原来,丝绸博物馆有一个“活展馆”,放了四五台老底子织布机,有云锦、蜀锦等,有织女现场表演“唧唧复唧唧”的古老手艺。这其中有一台叫缂丝机,虽然从苏州“嫁”过来3年了,但至今还是个摆设。今年馆里实在不想荒废下去,就想发微博看看能不能招到人,可惜目前无人揭榜。
仔细看,其实缂丝机比其他机子还要小半个身子,下面有两根长长的竹踏板,上面放着一排彩色的小梭子,似乎比其他织布机结构要简单多了,没什么花头精啊?
“看看容易做做难。”博物馆研究员罗群边说边演示了一把:她坐在机子前的小凳子上,双脚分开,踩住长踏板,脚一用力,上面的经线,就提了起来,“我们量过,身高不到1.58米就踩不到踏板,织不动。”
缂丝的织造过程极其细致,在唐代就有了,宋代时更是成为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被用于帝后服饰、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清代时,缂丝业中心移至苏州。
而且,操作缂丝机的织女光懂操作也没有用。缂丝最大的特点,必须坐在机器上,先用毛笔把画稿描摹到丝线上,然后将颜色填充织进去,所以织女必须有工笔国画功底。
这台缂丝机上,静静地放着一块织了一半的布,还是3年前苏州的师傅做的。蓝色的云彩,配红色的花纹,很雅致。而机子下面,还衬了一张白纸,是一幅用铅笔白描的祥云图。
罗群指着旁边的机子说,“这些机子要织什么花样,程序都事先编进一个‘花本’里,织工只要按部就班就可以。而缂丝机没有任何织法信息,只凭一张白描图现场创作。一朵牡丹花瓣,从深红、粉红,到嫩白,怎么晕染、渐变,才最漂亮,需要作者有自己的审美。缂丝表演,就是一场美术创作。”
所以,这门技艺,没办法用机器替代,只能老老实实靠手工。像一件屏风,得织上两年,价格也高。
记者在展示柜里,看到一只卡包,上面有一只小小的凤凰,就要卖几百块。
“它的欣赏性远远大于实用性。”罗群说,这门技艺的传承人在苏州,杭州没有专门的老艺人以及培养土壤,“再加上,它需要时间、耐心,不功利,这就更难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