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老人住高楼险患老年痴呆症,无奈搬到原小区租房住。
现如今,城市里的房子越盖越高,高层建筑在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邻里往来。
近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不少老人在搬进高楼后,与外界接触少了,出门活动也少了,虽然衣食无忧,精神上却越发感到孤独,部分老人甚至患上了“高楼综合征”。
一对老人搬到高楼,险患老年痴呆症
“爷爷奶奶把我从小带大,就想让他们搬过来跟我们住,也让他们享享福,可谁知道二老却不适应这里的环境,经常在家发呆,还总说原来的小区好,邻居都熟悉。”家住浦口的陈先生前天接受采访时说。
陈先生介绍,他的爷爷、奶奶都快80岁了,原来住在瑞金新村,家里人想着老两口上年纪了,就动员他们把房子卖了,搬过来住。“2010年9月搬过来后,一开始爷爷、奶奶对新小区有点好奇,还比较开心,可时间一长,二老就开始闷闷不乐了。陈先生说,“一来我们都上班,再就是他们二老在这个新小区没有熟人。发展到后来,两人在家不说一句话,都有老年痴呆的症状了。”
陈先生一家经过反复商量,觉得让老人住回原来的小区,对他们的身体和精神恢复有帮助。由于老人原来的房子已经卖了,2012年3月陈先生家人在瑞金新村租了套房子,让两位老人搬了回去。
昨天,记者在瑞金新村见到了陈先生的爷爷、奶奶,他们看上去精神不错。“自从搬回瑞金新村后,老伴的痴呆症状明显减轻,身体也好了。”陈先生的爷爷说,现在,他们经常在小区散步,与原来的老邻居一起聊聊天,也不觉得孤单了。
“高楼综合征”影响老人晚年生活
这老两口的烦恼并非个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我市的高层住宅越来越多,直接导致邻居之间缺少交流。刚刚搬进白下区武学园社区一高层住宅的王老先生向记者诉苦,过去住的虽是平房,但几户人家住在一个院子里,大家感情很好,每天心情都很愉快。
“老房子拆了,我才搬到现在的楼房里,这里左邻右舍都是年轻人,上下楼梯不方便,乘电梯又头晕,现在很少出门,也没人聊天,一人在家时就只能浇浇花、听听收音机,有时真觉得闷得慌。”王老先生说。
家住江宁的刘燕红女士也告诉记者,她在百家湖附近有套湖景住宅,去年父亲去世后,她把70多岁的母亲从鼓楼区云南路社区接到了自己家,觉着这里清静,空气也好,让老人有个好的环境安度晚年。母亲往日脾气温和,可近来却越来越暴躁,很少外出活动。由于母亲平时并没有什么头痛脑热的,刘燕红找到医生朋友一打听,才知道老母亲是患了“高楼综合征”。
据了解,高楼综合征是指因长期居住在高层闭合式住宅里,与外界很少接触,也很少到户外活动,从而引起生理上和心理上异常反应的疾病。常见症状是四肢无力,脸色苍白,体质虚弱,脾气暴躁等。由于“高楼综合征”严重影响老人的晚年生活,刘燕红赶紧将母亲送回了她自己的家。
子女应多增加对老人的精神关爱
目前,我市城市老年群体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由于缺乏精神关爱,老年人心理疾病有上升趋势。据了解,去年我省一项针对老人的最新抽样调查显示,在城市,18%老年人常感孤独、在农村,这一比例达30.9%,部分地区空巢老人中,53.9%的老人“觉得自己没用”,58.3%的老人“感到很孤独”。“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成为很多老人生活的常态。
市心理干预中心主任张纯说,由于老人与人交流沟通少,大脑容易萎缩,患老年痴呆的几率增多,这大多是寂寞无法得到排遣造成的,子女、社区应该多关爱老人,让老人远离寂寞。
“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不仅要重视改善其物质生活条件,更要在情感和精神方面满足他们的需要。只有活得开心、活得充实,才叫真正的幸福。”市社会福利服务协会会长钱国亮说,老年人精神养老和心理慰藉问题日益凸显,对此,子女们应该让老人多参加社会活动,和小区里的其他老人交朋友,一起打太极拳、做老年操,既增进友谊,排遣寂寞,又能锻炼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