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春节?“春劫”!“年光族”流行晒春节账单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2-18 14:10:36

  热闹的春节假期已经过去,网上频频流出网友们的“哀怨”,原因就是长长的消费账单。压岁钱、份子钱、聚会、送礼、孝敬父母,一连串的账单让人叫苦不迭,领了年终奖回家过年,节后一下回到了解放前,很多人成了“年光族”。

  网友吐槽:万儿八千是“标配”

  这两天,网友晒春节账单的热情高涨,还有人总结出五大“花钱如流水”项目:送长辈小辈红包、买新衣、聚餐娱乐、买土特产走亲访友、交通费。一项“春节花销”的网络调查显示,四成网民春节花销在5000元以上,其中29.75%的网民花销接近1万元。还有网友开玩笑说:万儿八千是“标配”。

  在南京一家通讯公司工作的小陈感叹道:“过个年真累。”如何累法?看一看他晒出的账单:老丈人、丈母娘红包2000元、自家老爹老娘2000元、爷爷500元、送客户购物卡1000元;买一部苹果手机5000多元、超市购物1000元、儿子买衣服1000元;朋友聚会花掉2000元,看一次西游电影、给老婆买衣服等花费不详。如此粗略一算,10000多元就没了。

  春节开销多少才合适?

  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些金融业内人士,建行省分行理财经理沈经理表示,春节期间的花销要量力而行,不能为了面子一个春节把半年积蓄都花掉了。例如,工资在8000元左右,礼物花销6000多元比较适合。农行山西路支行理财经理诸田甜告诉记者,有些市民的消费观念也很有前瞻性,比如买一些实物黄金给家里人,或者自己保存起来,能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总比把钱就这样花掉好。

  春节开销多少才合适?据新华社报道,有专家认为,春节开销应该量力而行,过年过的是“幸福”。过年回家,关键是“回家”,而不是花多少钱;亲朋好友着眼的是“团聚”,而不是奢华。应该让攀比风远离春节。

  网友晒出长长的春节账单

  这个春节,身份是已婚。(终于脱离一到过年就四面八方的逼婚压力)

  由于是俩口人、俩家庭、双方父母、双方亲朋好友,所以支出上不免比单身时期超支了很多。

  给我的小侄女:红包500+小玩具50+书本28元+衣服208+食物500=1286元

  给我爸妈红包:最终没肯要。说是我们买房装修啥的经济压力太大,说什么都不肯要。

  我自己:大衣400+鞋子400+裤子199+书200+小毛衣一件100+袜子2条65=1364元

  朴先生:鞋子400+裤子400+书400+来回车费800+过年发小侄子红包500=2500元

  手机费用:三星大脸机一只2999+小手机一只900=3899元

  给朴爸朴妈:倩碧黄油一瓶450(给朴妈)+高粱酒400(给朴爸)+咖啡一盒100(朴妈爱喝)=950元

  外出各种吃饭:与弟弟弟媳167元+麦当劳100元=267元

  其他红包支出费用:200+100=300元

  其他零散的费用支出也记不住了。后面再有什么费用再添进来。

  暂合计过年支出费用:10566元

  微博热议

  节俭派:少放烟花少点菜

  @成都市民张小姐:家里团年在酒楼包了两桌,原计划包1688元一桌的,但今年提倡节俭就包的988元的。另外,以前我们家每年放礼花要花1000多元,今年我家周围没找到销售点,就干脆不放了。

  @网友“Amy0838”:通讯费100元,回家路费70元,打发压岁钱100元,妈妈生日礼物耳钉900元,爸爸生日礼物剃须刀500元,总共2000元左右。

  红包派:人情支出难减

  @微博网友“建宇”:个人花费大概8000元左右吧,家庭还没核算过……双方爸爸妈妈的姊妹,侄子、侄女的红包、礼物。

  @微博网友“猫的小岛”:年终奖的一半直接孝敬父母。然后发给小朋友一些红包,吃饭、看电影等,真心没浪费很多钱,绝非“年光族”,剩下的钱就理财喽。

  旅游派:花的就是开心

  @微博网友“夏燕成”:9人2车10天自驾三亚,人均费用3200元。

  @微博网友“要去魔都的我”:两天自驾游玩西安,花费快到一万元吧,今年春节出行出血太多……

  @微博网友“Alex-uncle”:年一过,卡上变负,情何以堪,明年果断出游。

来源: 金陵晚报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