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CNN财经网站2月6日文章,原题:中国如何解决即将来临的劳动力危机?
不久前,对试图竞争外包合同的发展中国家企业而言,一提到“中国价格”就会令它们不寒而栗。西方跨国公司往往要求尽可能低的价格,而中国制造商提供的超低价格就是基准。渴望挤进全球供给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别无选择,只能亦步亦趋。
但中国人口的急剧变化,尤其是未来20年劳动力供给的迅速下降,将使“中国价格”成为历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鉴于中国的生育率和人口增长水平,在政策和出生率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将在未来10年开始感受到劳动力短缺。
不幸的是,通过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等措施,将无法弥补劳动力亏空。根据国际经验,生育率一旦低于一定水平就很难恢复。况且对中国来说,这么做有些晚。即便立即放开,新生儿2030年左右才能进入劳动力市场。
对此,中国政府并非束手无策。但相关解决措施都需要果断行动和大胆改革。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生产率,显然是应对劳动力短缺的措施之一。使中国日益萎缩的劳动力储备提高生产率的唯一方法是投资教育。目前,中国成年人受教育的平均年限仅为7.5年,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这与中国政府对农村教育投资不足有很大关系。但向农村地区增加投资会面临政治难题和行政挑战。
另外一种措施是,推迟退休年龄。但此举只是短期解决方案,将很快招致不受欢迎的社会后果,因为这有可能增加年轻人的失业率。
中国农业的一种潜在革命性变革从当前以家庭为基础的小规模种植转变为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将有可能减少农村地区的劳动力需求,释放出的剩余劳动力将进入城市。但中国的土地所有制是最大障碍。
最后,中国政府将不得不通过改革户口制度,提高现有劳动力市场的效率。严格说来,取消户口制度不能提高劳动力供给的绝对数量,但将消除限制劳动力流动的障碍并有效弥补劳动力缺口。不过,这种改革也将使北京面临艰难的政治挑战。大多数城市的政府都拒绝这种改革,因为它们不希望负担由此带来的教育、医疗和退休成本。
伴随中国人口减少而至的消息好坏参半。面对不利人口趋势对经济的影响,中国政府应自信拥有有效解决方案。但也须意识到,执行此类措施需要前所未有的政治勇气。(作者裴敏欣,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