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年前网购年货年后才能到 快递业屡屡上演逢节爆仓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2-04 09:53:06

  “亲,现在快递公司不收件了。我们所有订单统一2月17日(即正月初八)陆续发货哦!能接受请现在拍下哦!”1月31日,本已将产品放入购物车的上海市民王小姐看到这条消息后,无奈点击了取消。

  春节前快递业运力不足让电商“歇菜”、顾客抱怨、快递员无奈。专家认为,电商的快速发展让快递业面临更大的挑战,快递业需改变粗放的经营模式,同时提前储备相关运力。

   当网购遭遇节日

   “亲”们收货难了

  事实上,每到春节,很多电商陷入了销量大、运力小的困境,尤其是长期合作的一些快递公司可能提前停止取件,让商家非常无奈。一些网店贴出公告,2月1日起除苏浙沪地区之外,不再发货,即使是苏浙沪地区,也不能保证年前到货。

  为了让春节期间的网购不受太大影响,多家快递公司纷纷作出承诺,但表态中多有保留。

  例如,圆通公司就承诺“全年无休”,维持正常价格和服务时间,但同时表示节日期间如出现气候、交通、堵车等不受控制的原因,可能出现快件时效延误(1~5日);中通、申通公告称春节期间仍将为客户提供快件收、派服务,但服务时效顺延1~5日;顺丰速运表示,春节期间将调整跨省即日到和特殊安全快件的收寄服务。

  由于运力紧张,节日期间快递出现延误似乎难以避免。

   虽承诺“全年无休”

   实际上“逢节成灾”

  “全年无休”的承诺,让很多快递员满腹委屈。因为公司在春节期间正常营业,来自山东济宁的快递员王超只能留在南京过年。春节期间订单爆满,快递员却减少了很多,工作压力大幅增加。“虽然假期里工资翻倍,但是大过年的谁想在外地待着啊。”王超抱怨道。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教授储雪俭说,快递业跟随电子商务的增长而发展,由于在短时间内极速膨胀、跨区域范围很大、业务量以众多小企业为主以及资金紧张、成本居高不下等多种因素影响,行业盈利水平较低,难以支付假期的高额加班费用,最终节日期间“爆仓”屡屡上演。

  为了缓解压力,一些快递公司调整了春节期间的收费标准。中国快递物流咨询网分析师徐勇分析说,像航空机票一样采用浮动式定价,可以调节春节前后的快递需求。“淡季打折、旺季全价”的做法本来不仅缓解压力,也可提升行业盈利水平。但是,我国快递业却陷入了“谁先涨价谁先死,谁不涨价谁等死”的怪圈,价格上的恶性竞争使得近几年来虽然快件量及业务收入高速增长,服务质量和利润却在下降,难免“逢节成灾”。

  虽然国家邮政局发文要求快递企业不得擅自停业,但徐勇认为,这种没有法律效力的“停运令”根本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因为很多快递公司担心员工流失,常常会主动帮员工买票回乡,很多快递公司虽然宣布春节照常营业,实际上快递员早已走了大半。据新华社

  他山之石

   欧美圣诞节快递不闹心

  电影《极地快车》里,圣诞节堆积如山的快件让人印象深刻。确实,欧美国家很少传出爆仓的新闻,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对中国快递业的发展也是一剂良药。

  据了解,欧美国家在圣诞节和感恩节不会“运力”紧张,原因有三:一是他们95%以上的从业人员是本地人;二是制定价格时已经考虑到节日因素;三是储备了足够的退休人员和学生作为应急人力资源。

  徐勇建议,我国快递业应提高本地化人员比例,将主要的加盟模式民营快递企业转型为以自营为主的快递企业。另外,快递企业应尽快建立完善的服务标准和作业标准,加强标准执行力度;政府也应加快法律修订步伐,制定明确的赔偿标准,倒逼企业提升服务质量。

  新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将在3月1日正式实施,政府监管将从市场准入向快递服务质量延伸。徐勇说,这要求快递企业尽快由价格竞争向服务竞争转型,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型;同时应通过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快递行业优胜劣汰,让快递企业从价格的恶性竞争转向服务质量竞争和企业文化竞争。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认为,快递员这样的特殊群体,需要顾客更多的宽容和“心理关怀”。政府可以建立和完善劳动力信息系统,推动劳动力信息公开与发布,对临时性员工进行规范管理,从而缓解快递、餐饮等服务业劳工紧缺的局面;同时消费者也应给予快递员更多的理解。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编辑: 李雯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