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财经频道 > 理财投资
银行理财收益普降 百姓"用钱投票"加速存款搬家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01-16 12:01:38

  中国银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余额达7.61万亿元,较2011年末的4.59万亿元有大幅增长。与此同时,新年伊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有所回调,5%以上的预期收益率已难觅踪迹。银行理财产品“量增价减”,一增一减之间,更多的主动权转移到投资者手中,“货比三家”正成为常态。

   银行理财收益普降

  相比往年银行理财市场的“抢购一空”,现今的投资者正变得更加“淡定”。新华社记者在天津市北辰区银行密集区了解到,很多人都是在附近打听一圈,反复比对收益率、期限之后再决定购买哪款产品。投资者的精心比对不只在“线下”,市场研究集团益普索报告认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正将电子渠道作为获知理财信息的重要途径,官网、第三方理财网站和新媒体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有所回调,2012年以来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的趋势得以延续。数据显示,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在6%左右,2012年平均收益率由年初的5.2%下降到11月的4.3%,直至年底才短暂回升。

  尽管如此,在股市、楼市不明朗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仍然“产销两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据显示,保守估计2012年全年募集资金规模流量不低于20万亿元,远高于2011年的16万亿元。

  相比银行存款,理财产品仍有明显优势。现阶段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为0.35%,一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3%,三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4.25%,五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4.75%。即使考虑到10%的上浮空间,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也已与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相当。银行理财产品仍以稳收益、低风险的特性成为多数人的投资首选。

   活期存款向理财分流

  银行理财产品量增价减,更多的主动权正向投资者转移。百姓“用钱投票”更加频繁,存款在银行间的转移已屡见不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已成为很多银行争夺客户的法宝。为了便利投资者跨行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一些中小银行推出了“刷POS机存款”“凭转账单报销转账手续费”“跨行买银行理财产品送购物卡”等多种优惠,将“挖角”进行到底。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孙建华认为,理财产品已成为银行存款竞争的重要工具。浮动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不是存款,属于表外业务,但是在存续期前后都是活期存款,争夺理财资金实际上也是在争夺潜在存款。

  百姓“用钱投票”,同样促进了存款、理财间的转移。

  家住天津的白领李先生告诉记者,存活期利息太低,存定期取现又不方便,于是把闲钱买了10万元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高,不耽误事儿。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快速发展,年平均规模增长接近100%。2012年11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在90万亿元左右,同期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已达7.61万亿元。

  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副教授张尚学认为,风险相同,收益不同,存款尤其是活期存款肯定要向银行理财产品转移。2010年以来,利率较低的活期存款占存款总量的比例持续下降,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银行理财产品等投资渠道的兴起,是活期存款分流的原因之一。

   理财风险须警惕

  数据显示,通过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获得了比储蓄更高的收益。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虽高,但也并非高得不合理。威海银行去年年初一份理财产品说明书对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进行了计算:根据当时银行间市场的投资情况,理财资金若分散投资于央行票据、债券回购等金融工具,可以保证5%左右的年化收益率。

  中央财经大学民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壮认为,如今利率市场化尚未完全放开,银行的存款利率并未反映资金的真实价值。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收益,只是银行把利润蛋糕多分给投资者一点,一定程度上也是储户资金的价值回归。

  统计显示,2012年披露到期信息的银行理财产品,绝大部分都达到了预期收益率。但频频爆出的理财产品负面新闻,也使蓬勃发展的银行理财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

  李永壮认为,在看到银行理财产品高收益的同时,也应看到背后的风险,收益与风险成正比,不可以把银行理财产品与存款画上等号。银行在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也应该及时揭示风险,逐步培养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 编辑: 李雯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