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武汉公司记名投票选“最差员工” 人人自危(图)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2-31 10:51:26

员工的工作表现如何,应该有一个量化的具体标准,同事之间投票评选,容易产生不公平。 新华社发

  又到年终评奖时有公司要选表现最差的同事末位淘汰

  又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年终时员工本指望得到单位的一些奖励,可没曾想到等待自己的却是“最差员工”评选。据媒体报道,武汉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从去年开始每年会评出“年度最差员工”,每名员工要写下3个自己认为全年表现最差的同事,并且,还要在选票上署自己的名字。得票最多的3名同事将从所在的部门下岗,然后由公司人事部安排去处。此事一经报道,在网络上引来众人热议,有人对此举表示理解,认为公司这样做是正常的;而更多人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认为这是管理者错误的管理方式或者是企业一种变相裁员的手段。记者李琼

  记名投票选“最差”人人自危

  回忆起去年第一次“年度最差”评选时的情景,这家公司的员工小杨心有余悸。“平时同事间关系很融洽,所以第一轮投票时大家形成了默契,投出来的结果是平票。”不过,老板却当场宣布重新投票,并亲自在现场监督。“最后选出来下岗的3名同事,有2人辞职了。”小杨黯然道。

  最近,公司人事部又宣布继续评“年度最差员工”。小杨无奈地说:“给自己一年的工作表现打个分很正常,但凭同事之间的记名投票,决定彼此的职业命运,真有点伤人。”小杨说,这种方式不仅伤员工自尊,还相当于全盘否定自己,“既否认了当事人的工作能力,还否定了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激励员工应从正面入手

  在民营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任女士表示,虽然公司也有绩效考评制度,但“公司每个月会公布当月绩效排名靠后的末三位,这是根据每个人的实际业绩来的”。任女士认为,员工的工作表现如何,应该有一个量化的具体标准,同事之间互相投票来产生“最差员工”,容易产生不公平。在任女士看来,这样一种考核方式,衡量的并不是员工的做事能力,而且封闭的投票环境,也会对参与投票的人产生压迫感。“如此产生的结果有参考价值吗?还会影响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资深人力资源从业者曹先生认为,凭借同事之间的投票来淘汰员工,不可避免地要掺杂个人喜好及恩怨因素,很难做到公平公正不说,还弄得人人自危,人为造成了员工之间的矛盾,“这样一来,日后大家怎么共事,怎么互相面对?很可能会造成团队的涣散。”评选最差员工完全与员工的激励机制背道而驰!其实企业在追求绩效之余,更应换位思考,把员工作为平等的团队成员,考核之前,尊重与鼓励为先。企业要激励员工干劲,就应该从正面入手,比如设立奖金奖品,让员工的业绩“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它们,这样一来大家都愿意干活,企业氛围也会充满干劲。

  网友PK

  赞同:可防有人占着位子不作为

  有少数网友对此表示赞同,员工在一个公司里工作效率有高有低,需要评比。网友@海沙是微尘的世界说:“我觉得很正常,防止有些人就是占着位子不作为。”@就爱手抓饭认为:“有好,就有坏,赞同此举,但不要批判,只求鼓励。” SKY12345表示:“现在是人才竞争,企业以这种方式评出表现最差的员工,可以深度考核,然后再考虑是否留下他们。”

  反对:这样的老板才最不称职

  而不少网友认为这是管理者错误的管理方式或者是企业一种变相裁员的手段。“曹程”说:“企业管理者应深思,这种模式是否真的适用于中国,就像许多企业崇尚的所谓末位淘汰制度,我们的管理者不应该只看到口袋,而应该更多地关注一下自己的脑袋。”“蔡菜Cai_cai”则说:“下属如何做领导的应该心中有数。搞出这个方法来就是鼓励员工结党营私舞弊,工作不重要,搞好人际关系就行了。”“梦笔生花”认为:“方法有效但不科学。老板不注重平时定量考核,把责任推给员工,是不作为的表现,难以服人。其实这样的老板才是最大的不称职。”网友“小雪”认为:“评价一个员工的优劣,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评系统,而绩效考核当中应该包括人际关系等分数,这样才能全方位地对员工作出评价。”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