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增余在家中读书。
天空飘着雨,寒气逼人。周增余上身穿着老式呢料中山装,下身穿着极不合年纪的、裤角已磨损的工装裤,把我们迎进家门。《金东区民间传统礼俗故事传说汇编》就摆在吃饭的小四方桌上,封面上画着古时“迎亲”图,画风质朴,清新怡人。
周增余,75岁,是金东区塘雅镇上溪口村人。老人耳聪目明,担任村会计,但体质虚弱,常年饱受心脏病、气管炎等疾病滋扰,靠低保度日。可这位老人24年间收集、记录了一本礼俗读本,保留了一段完整的乡村记忆。不久前,他的新书《金东区民间传统礼俗故事传说汇编》面世了。
一本生动的乡土民俗读本
百年老屋颇为昏暗,周增余摸着书皮,目光清澈、柔和。可还没起身,便伴着一阵咳嗽。“做人做事要讲规矩。这书,就是给后辈看的,让他们知道以前农村的老规矩。”周增余说。
老周手中的书,并不厚,仅125页,共9万多字,但它承载的却很多。上编《金东区民间传统礼俗》,收集了从出生、成长、嫁娶、寿终等65项礼俗;下编为《金东区民间故事传说》,记录了《顶塘抢亲记》、《乌烟记》等128个民间故事、8首民谣。
“别小看了这本书。它可是本行动指南,婚丧嫁娶大小事情翻一翻,一清二楚的。”村支书周艳初也来了。他给老周带来好消息,《金东区民间传统礼俗故事传说汇编》刚出炉,就已风靡全镇。
“暂时还买不到呢。”老周说,书是重阳节那天,资助他出版这本书的中国民主促进会金东支部几位领导送来的,一共拿来100册书,都是试印版,算是给他的重阳节大礼。但才没几天,就被亲戚朋友们抢光了。
周艳初趁“职务”之便,也拿到了一本。他说,他已经差不多看完了,好看又实用。特别是那些民间故事,有些小时候就听祖辈讲过,现在看来很亲切。
听到“读者”们的反馈,老人咧着嘴笑了:“我就知道,如果真的出版了,还是会有人看的。毕竟大家还是喜欢讲礼数的。”
在书的序言中,周增余却没这么自信。他写道:“很多金华传统文化正在逐年消逝……笔者将所见所闻、所历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权作抢救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使以后无法将这些传统习惯延续下去,也不至于使之失传。”
一段坎坷故事人生
老周算是个文化人。他当过民办老师,后又考入金华师范,即将正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可就在这时,他患上肺结核,休学了,后再也没能进学校。
农村也有广阔的舞台,周增余深以为然,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先后担任村会计、大队团支部书记。顺风顺水的生活没几年,厄运又没放过他。老周36岁那年,5岁的儿子淹死在村池塘里。留下的两个女儿,还有一位是聋哑儿。
“这都是命。”老周一言带过,我们也不敢再触及老人心中的疤痕。还是说书吧,这是老人最骄傲的事。
其实,《金东区民间传统礼俗》并不是老周参与的第一本书。早在1988年,原金华县出版的《金华县故事歌谣谚语卷》,就有周增余收集的一则题为《试名医儿丧命》的故事。这也为《金东区民间传统礼俗故事传说汇编》面世埋下了伏笔。
1987年,原金华县为整理、搜集民间文学,保存祖先留下来的记忆,便发起了搜集民间故事的文化行动,把流传民间、深含民间智慧的老故事、老习俗、老谚语保存纪录下来。周增余就是其中的一员。
“我是村会计,还是县广播站的通讯员。1984年,跟我一起领到优秀通讯员证书的章竹林,又在县文化馆工作,自然而然找到了我。”老周说,他也是听民间故事长大的,自小就从中汲取营养,明白做人道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传统民间故事还是主流,《白雪公主》、《丑小鸭》还没占领农村。那一年,老周收集了六七十个民间故事和谚语。
一番辛苦,只有一个故事被收录到故事集当中,老周心中颇为遗憾。“从那时起,我就想自己出本书,把我收集的故事都刊出来。”但是昂贵的出书费用,一般的家境,让老周望而却步。
一方民间礼俗的延续
何为“礼俗”?简单化开二字,便是礼仪、习俗。中国是最讲究礼俗的国度。孔子曰:“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而礼俗又是最具地方特色的,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我出生在这里,成长这里,几乎经过了所有的礼俗,但是能把它记录下来,还是得益于金东民间文艺家协会会长张根芳的提醒。”周增余说,今年3月,他被邀请加入民间文艺家协会。当时协会副会长黄晓刚承诺,帮他出版民间故事,但张根芳却认为还应加入民间礼俗这一章节。
“张会长果然高明!”老周赞美道,三个月后,他就把民间礼俗这一篇章交到黄晓刚手中。“其实也不费什么事,就是把我知道的写下来而已,这都已经是20来年的工夫了,三年前又做起一次,都清楚记着呢。”老周说。
时值2009年,全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查。塘雅镇文化站站长杜根虎又想到了72岁的周增余。老马识途,有老周引路,定能事半功倍。于是,周增余又成为塘雅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并且是名专职普查员。
半年的普查工作,老周又把塘雅镇的民间故事、民俗文化翻了个“底朝天”。在上溪口村的一次寻访中,他挖掘了已经消失的“保稻节”;在龙源村,他发现了龙源村正月十三闹元宵的由来……一个个尘封已久的老故事,又因人们的记录,重回人间呼吸。
老周是当之无愧的民俗文化“塘雅通”。去年,黄晓刚与朋友在塘雅采风时,偶遇老周,两人一见如故。“听完老周的故事,得知老周的愿望,我得帮帮他。”黄晓刚在跋中这么写道。多方努力下,又得南方彩印有限公司相助,出书计划得以实施。黄晓刚主动承担起9万字的打字、点校工作,为攥在老周手中24年的民俗文化手稿,找到最终的归宿。
周增余告诉我,黄晓刚是位“80后”。这样的年轻人能够如此热爱民俗文化,让他对民间文化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这也是他产生与序言里截然不同自信的缘由。“我相信,金东人都会想要一本我的书,中国人是不会忘本的,什么都能忘,祖宗基业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