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公车反扒图鉴网上走红 车尾第二排最危险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2-07 14:42:31

公车反扒图鉴网上走红 车尾第二排最危险

公交车反扒图鉴

年末是小偷出没高峰期,一则“公交司机反扒暗语”近日在微博上走红。为了确保你的出行安全和财物安全,重庆晚报记者专访了九龙坡刑警支队便衣大队专家和公交集团一汽巴士公司司机,为你奉上一份公交车反扒图鉴。

车门

拥挤最易分散注意力

易失窃部位:臀部口袋、挎包

由于上下车拥挤,车门处是扒手们最喜欢下手的地方,既不易被发现又便于撤离。扒手会有意制造身体接触,首选目标是你的臀部口袋和挎包。通常他们会借助报纸等做掩护,挡住四周视线后,用刀片划破口袋或挎包掏取财物,甚至直接将手伸进口袋盗窃。如果扒手不止一个,通常有一人会在车门处制造拥堵,分散乘客注意力,为同伙创造机会。当你察觉财物被盗时,扒手早已飘然而去。

反扒对策:排队上下车,注意那些故意接近你的人,万不可为抢位挤入人群。

车头、车尾和过道

最好面向拥挤的方向

易失窃部位:臀部口袋

人满为患的车厢过道,不论车前车后,都是扒手作案的理想场所。来自四面八方的身体接触,可以有效掩护扒手的动作。扒手双臂自然垂下时,正好接近你的裤袋,他不需要有太大动作,就能对你的臀袋和挎包“下手”。

反扒对策:最好面向最拥挤的方向,腾出一只手护住自己的挎包。

靠过道座位

“第三只手”靠近上衣口袋

易失窃部位:上衣口袋、裤袋和外套下摆的口袋

很多乘客图上下车方便,爱坐靠过道的座位,这也是扒手易下手的位置。他会趁车厢拥挤故意靠近你,并随着车厢抖动不时造成身体接触。当你对这种接触习以为常时,就要当心上衣口袋里的财物了,因为站立的扒手双手刚好与你上衣口袋位置相当,这是他们极易下手的部位。还得留心后排座位伸过来的“第三只手”,后排扒手也可能趁乱伸手过来洗劫你的裤袋或外套下摆的口袋。

反扒对策:千万别打瞌睡,双臂最好环抱在胸前,上衣口袋不要装钱。

靠窗座位

车尾倒数第二排最危险

易失窃部位:外套内包、手提包

很多人以为靠窗的座位最安全,很容易放松警惕,殊不知这也是扒手大爱。现在,几乎所有靠窗座位与车窗都留有一定距离,扒手会在后面座位上借助椅背的掩护下手,要么将手伸进你外套内包,要么用刀片划破你放置在窗边的手提包行窃。尤其当你坐在车尾倒数第二排或车厢空旷时更应小心,因为此时很少会有其他人看到并示警。

反扒对策:扣紧外套,手提包最好放在双腿上,靠窗的手臂尽量挡住车窗与椅背间的空隙。

公交司机反扒暗号

你一定要懂起

由于熟悉常跑线路上的扒手特征,公交车司机通常是公交反扒的一大“岗哨”。不过太过明显的提醒可能招致扒手报复,因此司机们的一些反扒暗号你一定要“懂得起”。重庆晚报记者采访了公交集团一汽巴士公司司机陈磊,为你解读司机反扒暗号。

反复喊投币:扒手瞄上你

车门是扒手最喜欢下手的位置,如果司机发现可疑对象一般会发出警示,尤其当扒手瞄准某个目标准备下手时。如果上车时司机反复喊你投币或刷卡,千万不要以为司机记性不好,最好查看自己的财物是否失窃,或留意身边的可疑人员。

突然踩刹车:扒手在作案

如果路况良好时,司机突然在行驶途中踩了急刹,别骂司机技术不好,因为这很可能是司机在提醒乘客:车上有扒手在作案。“刹车可以打乱扒手的节奏,延缓扒手下手。”陈磊说,尤其站在过道的乘客,此时最好检查一下自己的财物。

喊你往里走:扒手接近你

车厢拥挤时,司机会招呼乘客往里走,但有时明明车厢很空,司机也不停招呼,此时你就要留个心眼了:很可能你身边有扒手,司机在提醒你远离。

提醒你让座:扒手在身旁

明明车上没有老弱病残孕,司机却一再提醒你让座,并且语气还不好,这时不要觉得司机“秀逗”了,他多半在提醒你:身边有扒手。这种暗号还有其他方式,比如司机主动跟你搭话,或提醒你拉好扶手等。

停车不开门:有人已失窃

未到站,司机就主动把车停在路边,紧闭车门不开,这时通常是已有乘客被偷。由于要避免扒手报复,司机需要有乘客配合报警,报警时也不必明说有扒手,只需告知警察司机无故停车就可以。事后说明情况,一般不会对司机给予处罚。

来源: 重庆晚报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