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3.3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旅游频道 > 经典攻略 > 国内攻略
松城说“松”:冬日里万顷松涛中别样的气质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2-12-07 14:44:58

  很多外地游客,甚至是现在很多淳安本地的年轻人,不知道千岛湖镇除了叫“排岭”外,还有一个别名——“松城”。

  排岭,顾名思义,是因为淳安多山而得名。那么松城呢,则是因为这个城市的建筑散落在万顷松涛之中。松柏常绿,这座小城也在青松的包围下,在这冬日里有着别样的气质。

  松,最普通却最珍贵

  松树对人类贡献大,大到做梁栋,小到做家具,皆为用材良品,松脂可作化工原料,花粉为健康食品,如此这些都是它随俗的用途。然而,松树最高雅、最浪漫的地方在于它成为景观。或盆景、或集结成林,无论是用个体的形式,还是用集体的形式,给人们展示千奇百怪、多姿多彩的美丽。

  松树的品种很多,北有落叶松,南有马尾松。至于黑松、五针松、罗汉松、金钱松、黄山松等等,都是松树中的珍稀树种。松树生命力顽强,即使在石缝中,只要有些许泥土就能生长。它索取得很少,奉献得最多。炼火成炭,给人间以温暖,直至化为灰烬。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到过黄山的人都知道,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为四绝。倘若没有千姿百态的黄山松,仅光秃秃的山峰,任你云卷云舒,也只能是壮观,而不是绝美。

  梅峰观岛,亦是观松

  大家都知道,湖中千岛,前半生是一座座高山。如今,这些山岚均被松树覆盖,成为名副其实的“松树森林公园”。千岛湖的松树以马尾松为主,个体姿态平常,但它们以漫山遍岭的气势,把千岛湖中的岛屿浸染得青翠欲滴,妩媚动人。

  我在苏北徐州有一个朋友,在网上聊了多年,对千岛湖的美名仰慕已久。今年六月,她风尘仆仆地来到千岛湖。我带领她登上梅峰观岛,她在观景台俯瞰千岛湖的美景,对蓝天、碧水、岛屿、松影赞不绝口。她说:“你在这样美的地方生活,我很嫉妒你!我说:“我从小生活在这里,没有感觉到有多少美丽。”她说:“在我们苏北,放眼望去,除了田野就是白杨树,普通得找不出美来。你们这里有这么美的山水,这么美的松树,真乃人间仙境!”

  普普通通的马尾松,在外地人的眼里,竟有如此的震撼力,这是我料想不到的。经她这样点拨,我不由得对千岛湖的松树细细打量起来。平时司空见惯的松树,在今天看来,苍劲的树干,斑斓的树皮,舒展的枝杈,翠绿的针叶,无不以美的姿态展现在我的面前。远处的松影,近处的松果,树下的松针,以空间、距离、环境、氛围等多个方面构成美的要素。原来,平凡的松树给千岛湖带来了灵性和妩媚,欣赏这种大美,要摒弃平常的眼光才能领略。

   青松不与湖争名

  躺在松树下软绵绵的松针上,透过松树茂盛的枝桠,仰望湛蓝的天空,令人浮想联翩。倘若你闭上双目,聆听松涛的共鸣,犹如马嘶疆场,恢宏壮美。小松鼠在松树林中跳来跳去,仿佛松树也是顽皮的,刚劲而不失雅趣。

  暖暖春天,松树花开,花粉飘香,松树是多情的;炎炎夏日,松树成荫,为人蔽日,松树是体贴的;飒飒秋风,松叶不落,郁郁青青,松树是坚毅的;寒冬腊月,白雪皑皑,雪松献瑞,松树是慈祥的。

  咬定青山不放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千岛山水秀天下,更有青松无限功。

  松树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姿态,更多地在于它的精神。

  千岛湖的岛屿,被松树占领了所有的山头,不是偶然的。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土,还有这里的气候和温度,对松树情有独钟。千岛湖把注满深情的邀请帖发给心仪的松树嘉宾,松树当然不枉主人的盛情。

  见山皆着松,扎根绿葱茏。借得青绝色,碧透一湖风。

  千岛湖的水,映尽一天的蓝。千岛湖的松,凝就青翠的云。青松不墨千年画,碧水无弦万古琴。四面八方的游客涌向千岛湖,无不被千岛湖的山水所折服。在这样一幅活生生的山水画中,千岛湖的松,用它独特和协调的色彩,将这幅美景渲染得淋漓尽致。每一个游人,在千岛湖洗心涤肺,休闲养生,心旷神怡。大家更多的是赞美清澈的湖水,有谁赞美过千岛湖的松呢?因为千岛湖的松太平凡了,平凡得不能进入高雅的盆景,平凡得使人熟视无睹。但是,千岛湖的松太大度了,大度到不与水争色,大度到不与湖争名。

  松树有傲骨,岁寒不凋零。常以青翠色,坚贞励世人。

  千岛湖的松,你不事张扬,默默无闻。你大美无华,万古长青。碧波荡漾新安水,涛声肃穆千岛松。千岛湖的松,我赞美你!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鲁永筑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