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爱一个人,不是下课给人家买水,不是短信发来发去,也不是周末一起出去唱歌聊天吃饭,而是做一个出色的人,以后的以后,可能还有别人爱她(他),你所要做的就是把别人比下去!——高三老师如是说。”这是写在重庆某中学教学楼黑板上的文字,旨在劝诫学生不要早恋,文字被发到网络上后,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围观和评论,被誉为“早恋治愈贴”。
这则“早恋治愈贴”之所以引发热议,有人认为,应该归功于发帖者的独具匠心,体现了教育的智慧。它提供的是一种正确劝诫学生早恋的方式,既非对学生的早恋进行批判,也没有过多渲染早恋的负面效应,而是借用轻松友爱的网络段子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这显然更能触及早恋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在学业和感情之间做出理性的选择。
有学生就表示,“至少看后不反感,反而会仔细琢磨其中道理。”这也正符合发帖老师的初衷,就是通过活泼的语言和创意的方式,让学生接受,将恋爱精力化为学习动力,传递正能量。
事实上,简单的说教和硬性的隔开并不能堵住学生早恋,只有堵疏结合的办法才是最适宜的。“无论是哪个国家,孩子在花费较大精力用于学习时,谈恋爱都不是明智之举。因为他们还太小,不懂得爱的真正含意。但是这种情感的体验别人无法替代产生,只能由他们自己整理思绪,慢慢走出误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郝丽萍老师说,青春期时对异性有好感,这种懵懂纯洁的特殊感受,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经历,尊重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当然,尊重并不代表放任不管,家长应该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教育。她建议,要正视这种“喜欢”的力量,并善意引导孩子去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杭州某中学高一家长何女士表示,早恋并非百害无一利,“至少儿子不再需要我催着做作业,他们小情侣在一起,什么时候该做作业,什么时候去逛街,都会自行商量,把时间安排好。”
在对待孩子的早恋问题上,何女士采取的是“放任式”态度,她说,有时候父母的反对反而会强化孩子的爱情。“你如果不包容,甚至是反对孩子的恋情,那么他就不会和你分享他在感情上的困惑和迷茫,你连教育他的机会都没有。相反,父母如果支持和包容子女的恋情,例如欢迎对方来家里做客,在他们感情遇到波折时愿意倾听、给予同情,那么孩子会听父母的话。”
“家长不要把这事看得太重,即使心里紧张,也不要表现给孩子。应该有把握的是,当孩子上大学时,他会变得理性而成熟,懂得他要找的是什么样的人,并且能找到与他较般配的另一半。”郝丽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