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花戏》演出现场。
忙碌的皮影后台。
学生正在聆听王钱松老人讲述海宁皮影的知识。
【微地理·海宁】
海宁市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南缘,钱塘江北岸,属嘉兴市下属县市,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可以说,海宁皮影、海宁潮和硖石灯彩构成了最具当地特色的文化品牌。
海宁观潮自明清以来也有400多年历史。古之观潮以杭州江干三郎庙一带为最盛,宋代以后,由于河道的变迁,观潮最佳点逐渐东移至海宁境内。海宁潮以其潮高、多变、汹猛、惊险而饮誉海内外。海宁潮一日两次,昼夜间隔12小时,一年有150多个观潮佳日。自明清以来,海宁民间一直都有农历八月十八观潮的传统习俗,这一日,游客云集,热闹非凡,海塘上更是出现“江潮人潮两相涌”的壮观景象。现在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期间,当地都举办中国国际钱江(海宁)观潮节,“天下奇观”海宁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
本来,这不过是被称为“皮囡囡”的影偶而已,却因为“被出生”和影子戏法而化身世界文化的传奇。
“新年影戏聚星缸,金鼓村村闹夜窗,艳说长安佳子弟,熏衣高唱弋阳腔。”清代海宁人查岐昌在其所著《古盐官曲》中描述的皮影盛景今又重现——当我穿越盐官镇那座修缮得中规中矩的状元第时,忽然有了时光倒流的感觉。
秋日里,一丛少见的紫竹,静静地站立在皮影艺术馆的墙角。老艺人徐二男和徒弟赵力看着我走进来,嘴角露出笑意:“看一出《南天国》吧。”
晋代《搜神记》记载的一个故事,讲述了皮影戏诞生时那段缠绵悱恻的情史。2000多年前,汉武帝因李夫人死去而寝食难安,有个叫少翁的齐人毛遂自荐,称自己能招回李夫人的魂魄。少翁“乃设帐张灯,帝则坐他帐望之……仿佛见李夫人之像。由是之后,即有影戏”。
在皮影戏产生雏形的过程中,唐代僧人讲经说法时变换画册的“纸影演故事”,亦把影偶视为人的灵魂。
笛声悠扬,水波袅袅,龙凤在幕布上腾云驾雾,一方小小的皮影里,人们的情绪随着那一方寸小人的命运起伏,这便是世界级非遗中国皮影【1】的南派代表——海宁皮影戏【2】。它是南宋年间,由北方传入当时为国都的杭州,皮影戏由此而在江南传播和传承开来。
2003年春节,在新西兰,徐二男连续表演9天的经历,让他对海宁皮影戏重新树立了信心。回来后,他受邀在海宁盐官景区驻台表演至今,每年的中外观光客数以万计。
午后,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位观光客,坐在厅堂里听着咿咿呀呀的弋阳腔——徐二男上场往往是要唱大段文戏的,看白娘子妖娆地走过断桥,顾盼生辉,唱起大段内心独白。这一段独白配合着皮影小人儿的身姿,足有五六分钟可以消磨。
不一会,蓝花镶边白布上的影子慢慢热闹地往来,那巴掌大小人儿身上流畅的绚丽色彩,令人目不暇接。皮影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二男、张坤荣等6人组成一个完整皮影戏班,个个连唱带演,并身兼伴奏,把一出《闹龙宫》演得活灵活现。
皮偶在海宁有个“嗲嗲”的称呼叫“皮囡囡”。古时用羊皮,后因地制宜改成用上好牛皮制作,因皮革业在海宁较为发达。用来制作皮偶的牛皮经刮油、敲薄后不得留一丝褶皱,所以得绷紧在木板上,边缘敲上几百颗钉子,再分削成三四层,变成半透明的薄纸模样,方能成为制作影偶的材料。
影偶的扮相是如此华丽端庄。那流淌着南宋遗韵的彩绘平涂,精致细腻的眉毛发丝及少量镂刻,比工笔画更精致;还有那永远用原色、仅以深浅区别的色彩,看起来是那样赏心悦目。高度精练和抽象的形象,以及通过连续动作产生的电影效果,让这种被称为“世界电影始祖”皮影戏,有了视觉魔术盛宴的效果。
“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这是对皮影戏最生动的写照。
这些只有一只眼、一条腿、一只手的影偶,大多以90度正侧面面对观众。但这种单手单眼的表演在观众的眼中却显得非常生动圆满。
80岁的徐二男现在是海宁周边唯一会全套操作皮影的艺人了,他的肚子里藏着250多出戏,许多说不出来的手势、感觉都是从师傅那里手把手学来的。“年轻的时候,我能一口气唱下248本戏,全本的,词曲都记得清清爽爽。”徐二男放下手中小皮人,摇摇头,“现在不行了,不过幸好有了小徒弟。”
徐二男想起皮影戏风光的时候。皮影戏曾经在海宁地区非常盛行,就像越剧、婺剧一样。当年著名的海宁皮影戏班郎家班,便是在乡间的辗转演出中唱响的。海宁人遇红白之事、喜生贵子、养蚕丰收等,都要请上一出皮影戏,让左邻右舍热闹一番。每逢这时,帝王将相的诡谲传奇、才子佳人的绮愁罗恨和小孩至喜的神神怪怪,都在那三尺舞台上活了起来。除了《九丝绦》、《鸾凤箫》等皮影传统正戏,海宁还有如《聚宝盆》、《后玉蜻蜓》等独有剧目,还有程式小戏片段如《麒麟送子》、《天官赐福》等则作为祝福喜庆的热场。
老艺人王钱松放下手中的皮影,小心地叫女弟子把刚做好的皮影挂在窗前,一边又抬头瞧着皮影说:南方的天气,很适合皮影的保存,因为湿润,所以牛皮不会发脆断裂,但得提防那些馋嘴小动物,比如老鼠。因为牛皮成像、画上图案后,还要再刷一层油,香喷喷的油和牛皮容易引来这些动物。所以道具都锁在一个结实的大樟木箱子里,天晴的时候,还得拿出来吹吹。
“别小看了这一箱皮影,它可是师傅一生积累的财富呢。”女弟子说,海宁皮影的道具都用黄牛皮制作,一张牛皮可以做500个道具头像,撑起一个戏班的道具则至少需要2000多件。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都付与断井颓垣。可惜的是,这样一个古老的剧种,在电视、网络、手机等现代化传播手段的围剿下,皮影逐渐成为书上记载的一个剧目名词,甚至不得不被列入濒危灭绝艺术保护名录。好在由于徐二男等民间艺人的坚守,才让皮影虽如黄昏余辉,却也足够顽强,将那最后一丝光芒保留至今,让我们在今天还能欣赏到她的美丽,还有一颗可供传承的种子。
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海宁皮影戏的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海宁皮影戏先后应邀在上海、江苏、江西、福建、杭州、宁波、舟山、台湾等地进行公演,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还赴新西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2006年12月,海宁皮影戏《鸡斗》获浙江省第二届曲艺杂技(电影)节金奖,《闹龙宫》获浙江省第二届曲艺杂技(电影)节银奖,2010年《闹龙宫》获第三届金狮奖国际木偶皮影戏比赛铜奖。
“硖石灯彩”是海宁民间艺术的奇葩,源于秦代,盛于唐宋。与“硖石灯彩”相随的“灯会”、“灯展”自南宋以来,在民间历代相沿,蔚然成风。海宁硖石镇的民间元宵灯会,素以灯彩之针工精细,良宵迎灯盛况,享有“江南第一灯会”的誉称。“硖石灯彩”工艺独特,其制作主要以拗、扎、结、裱、刻、画、针、糊“八字技法”见长,制作精巧,细腻秀丽,玲珑剔透,经千百年的锤炼,成为融声、光、电、建筑、书、篆、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传统工艺品。
海宁硖石灯彩早在宋代就被列为贡品,在清宣统二年“南洋劝业会”和1934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荣获大奖。1955年,周恩来总理将一对硖石灯彩作为国礼赠送给斯里兰卡贵宾。1992年全国花灯邀请赛,参赛的14盏硖石灯彩全部获得一等奖,轰动全国灯彩界。1994年海宁市人民将两对硖石灯彩分别赠送给新加坡内阁资政和新加坡中华总商会。2001年2月,硖石灯彩在新西兰展出,海宁市人民将两对灯彩分别赠送给奥克兰市政府和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再一次在异国他乡引起轰动。
【深一度】
2006年海宁皮影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11月27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6届会议,审议并批准了中国皮影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海宁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加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流派众多,有沔阳皮影戏、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等。海宁皮影戏是江南皮影戏的典型代表,南宋时期自北方流入后,一直演绎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海宁皮影戏既保留了北方皮影戏演艺、声腔、造型、舞美等方面的传统样式和表演精华,又与海宁当地的民间小调、手工技艺和生活习俗相结合,形成具有海宁地方特色的皮影戏表演,唱腔上以“弋阳腔”、“海盐腔”两大声腔为基调,曲调高亢、激昂,配以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丝竹,节奏明快悠扬,极富水乡韵味;制作上以“少雕镂、重彩绘、单线平涂”为主要特点,影偶整体以单手、并足(侧身)为主,极富“人情”味,完全不同于其他地区皮影戏影偶造型;表演上,影人转身、翻、跳,非常灵活自如,武戏中的持刀枪、挥拳格斗、挑头(砍头)等高难度武打动作尤为精彩,是江南皮影戏一绝。
【五年志】
近年来,海宁市不断加大对皮影戏的保护力度,先后投入100余万元用于海宁皮影戏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成立海宁江南皮影艺术团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海宁皮影艺术团有限公司),在海宁皮革城、盐官观潮景区建立海宁市皮影戏馆,常年开展演出活动。
2008年,将海宁皮影艺术团有限公司、浙江钱江潮旅游有限公司和斜桥镇中心小学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开展海宁皮影戏的传承、演出和教学工作。
2009年,开始实施海宁皮影戏传统剧目录音录像工程,至今已完成37部传统剧目的录音录像工作和43个曲谱的整理工作。
2010年,将海宁皮影戏保护工作列入《海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五”保护发展规划(2010-2015)》,明确制定了海宁皮影戏艺术团等民营团体的产业化发展目标、运作模式和具体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