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前“闯红灯扣6分”的驾照新规争议,到如今网上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讽刺调侃。一场发生在行人与车辆之间的“斑马线拉锯战”,正在中国的城市道路中上演。以“闯红灯”痼疾难除为切口,在加速迈进“城市时代”的中国,从城市管理者到普通市民或许都应反思,在光鲜亮丽的城市楼宇间,如何避免这样的文明尴尬。
红灯下的“随大溜”:停下来就觉得“吃亏”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连日来,网络上关于这句“中国式过马路”的讨论持续升温,加之日前公安部驾照新规对机动车“闯红灯扣6分”的重罚,人们的目光持续聚焦在红绿灯下的中国城市交通文明。
10月16日下午3时左右,因为还没到交通高峰,在北京海淀区车公庄西路与首体南路的交叉路口往来的车辆与行人并不多,但是,在记者观察的20分钟内,仅路口东侧的一个斑马线上,就先后有15个人无视红灯直穿马路。
“这会又没车,不走愣着干嘛?人家都走我为什么不能走?”一位刚刚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在被记者追问“是否考虑到安全风险”时,语气略显不满。在记者随机采访的10余位行人中,受访者均认为闯红灯行为违章,且不安全,但是多数行人承认自己闯过红灯,而理由多是“人家都在闯”或“红灯时路上没车”。
“他们不看红绿灯,就眼盯着行驶的车辆,几个人凑到一起胆子更大。”在北京开了6年出租车的刘杰称,在他的观察中,很多行人只根据自己跟车辆的距离来判断安全过马路的时机。刘杰还抱怨道:“如今开车闯红灯将重罚,但是行人闯红灯谁管呢?”
对于中国式“结队闯红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分析,社会中,在规则意识和法制意识还没根植人们心中之时,人的从众心理就成了不文明行为难以杜绝的原因之一。“很多人闯红灯可能并非是因为赶时间,他们只是觉得人家都闯,如果停下来就会被人看做‘傻’,就会‘吃亏’,他们觉得跟风、随大溜至少能规避风险”。
绿灯太短“闯灯有理”?一场关于“路权”的争议
其实,在中国的法规中,对于行人闯红灯的处罚并不存在盲区,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在第89条就规定: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处罚行人闯红灯,现在确实存在警力不足的现实困难”,在中关村南大街执勤的海淀交通支队的张警官表示,车辆有牌照信息,如果闯红灯还可以有电子眼能够捕捉处罚,但是处罚行人则比较困难,“希望社会大力宣传交通法规,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但是,在记者的采访中,有不少行人却感慨,杜绝闯红灯并不能仅仅依靠人的素质提高。
在中关村大街和海淀南路、知春路的交叉路口,一位经常来往该路口的行人,为了表明自己“闯灯有理”,特意用手表给记者验证,斑马线上的红绿灯对于车与人的不同待遇。“让车通过的红灯是120秒,让人通过的绿灯是30秒,而且这30秒还不能限制右转车辆的行驶,这合理吗?”
在记者采访的几个路口,斑马线上的红灯持续时间均远长于绿灯,有的红绿灯时长甚至相差三四倍,而且在短暂的绿灯时间内,过马路的行人还要面对右转车辆的“抢道”。交通高峰期,在行人通行的绿灯时段,不少行人也只能站在斑马线中间,在急速穿流的右转车队中“见缝插针”。
在中国,对于交通信号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闯红灯”也被一直被讨论。有学者曾经坦言,国外的交通信号设置要建立在大量调研基础上,德国人忍耐红灯的极限是60秒,英国人是45秒,这些国家的红灯时间绝不能超过市民忍耐的极限,而在中国却看不到相关调研。
在这场关于“闯红灯”的讨论中,有评论称,当走绿灯也危险,当“人让车”还完全出于本能而不能与“车让人”遵守对等的法则,指责并嘲笑路人素质出了问题,是路权的既得利益者对弱势的路人,在道德与法则标准的担当问题上的单方面苛求。
“马路上的文明”:需提高城市综合素质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看来,大家的“路权”争论,实质上反映了当下中国城市管理规划的问题,“因为与如今的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相伴随的是,城市自身软硬件配套措施的相对滞后”。
正如魏后凯分析,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8月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介绍,中国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但是,蓝皮书同时指出,现有城市在经济结构、规划建设、管理体制、环境质量、公共服务、社会和谐和安全等方面还难以适应城市时代的新要求,城市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什么有了规则之后,冒险违反规则的行为还长期大量存在,除了人的素质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加大推进规则的执行,另一方面也要反思我们城市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是否人性化。”
魏后凯表示,针对群众对一些路口“红灯较长”的抱怨,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探索根据人流量、车流量分时段进行更加灵活科学的调整,在一些人流量较大的路口,增加一些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城市规划设计要着眼长远,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一些发达国家,车辆会主动让行人通过斑马线,道路交通设施设计科学,人家的交通文明是整个城市综合素质的表现。”魏后凯说,城市综合素质包括居民整体素质和政府的管理水平。但是,魏后凯也强调,即使是目前的规划设计不合理,这也不能成为人们违法违规,不去履行社会公德的理由。
对于社会整体文明环境的建设,夏学銮分析,从大的视角看,正在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加速转型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城市文明还需要一个适应过渡的阶段。近段时间发生的飞机、地铁上的斗殴,旅游景区的不文明行为,与这里的不遵守交通法规的现象,都是社会整体文明素质不高的缩影,这也是社会发展阶段的阵痛,但是社会文明的进步,需要“从我做起”,全社会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