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二级市场在2100点一线徘徊之际,新股的表现却“逆流而上”。上周刚踏上二级市场的洛阳钼业上市首日便受到游资“夹道欢迎”,股价大幅飙涨221%,成为近两年来表现最为抢眼的新股。
然而,新股亮丽的市场表现背后却难掩IPO市场的落寞。面对严峻的经济和股市形势,去年IPO规模冠绝全球的A股今年终于被迫放缓扩容的步伐。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2日,年内IPO融资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超过六成,148家公司在一级市场仅筹集到995亿元资金。
不过新金融记者注意到,近来随着新股炒作之风再起,此前一度沉寂的打新资金再度活跃,9月份打新资金规模重上5000亿元大关,9月以来上市的蒙草抗旱、洛阳钼业等新股均受到机构大力追捧。不过,在监管层强化新股上市首日交易信息披露之后,这股新股炒作之风会否持续还有待观察。
全球IPO降温
今年,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经济增速陆续放缓,欧债危机波澜迭起,而美国经济复苏之路亦是跌跌撞撞,全球IPO市场也开始显现凉意。
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球IPO市场筹资总额仅为83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逾四成。
去年高居全球IPO榜首的A股更是疲态尽显。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2日,与去年同期相比,年内IPO融资总额骤然下降已逾六成,共有148家公司成功IPO(以网上发行日期计算),募资总额仅为995亿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229家公司的首募总规模为2310亿元。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新金融记者,今年A股整体表现萎靡,股指重心不断下移,在各方的舆论压力之下,监管层方面也在有意控制IPO特别是大盘股的发行规模与节奏,而部分手握批文的公司也有意推迟发行计划以便等待更好的发行窗口,种种因素叠加最终导致年内IPO市场大幅降温。
事实上,与去年百亿IPO项目迭出相比,今年的融资“大鳄”明显减少。暂居今年A股IPO筹资榜首位的中国交建首募也不过50亿元,与去年登顶的中国水电135亿元的规模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另外,今年还有21家公司募资规模在20亿元以上,较去年大幅减少。
由于大盘股缺席,今年A股的IPO主角基本由中小企业担纲,创业板更一跃成为企业挂牌的首选,年内已有72家公司成功登陆创业板,筹资近400亿元。而中小板也不遑多让,吸引到51家公司“登门”,募资总额约为321亿元。主板的项目数量虽然仅为25家,但就筹资规模而论,募资总额也接近334亿元。
随着二级市场重心持续下移,IPO价格也大幅下调。统计显示,年内148家公司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为30.25倍,较去年同期下降37%;百倍项目更是近于绝迹,最高的华录百纳首发市盈率也不过82.46倍。除此以外,仅有国瓷材料、远方光电和天壕节能等4家公司发行市盈率越过50倍大关。
今年二级市场持续低迷,殃及打新资金也是“意兴阑珊”。自5月掀起年内又一波小高潮后,打新热度便一路下行。据新金融记者统计,新股网上网下发行冻结资金总量从5月的12451亿元下降至6月的4412亿元,随后两个月在4500亿元一线徘徊,直到9月份才重返5000亿元大关,9月冻结资金总量为5508亿元。
但不可否认的是,市场打新热度近日已悄然升温。刚于9月17日挂牌创业板的蒙草抗旱率先引领三季度一级市场的复苏浪潮,总共吸引了1143亿元资金前来申购;而且其深受机构追捧,在网下配售中有效报价的机构数目达421家之多,独步年内A股。而9月24日首发的洛阳钼业虽然募资计划大幅缩水,却依然招来超过千亿的打新资金,令人刮目相看。
“限炒令”失灵
毫无疑问,9月一级市场的突然复苏与新股表现优异密不可分。尽管今年年初监管层已经出台了“限炒令”试图打压炒作之风,但面对来势汹汹的炒新大军,即便是史上最严厉的“限炒令”似乎也失去了还手之力。
事实上,近来登陆A股的多只新股均遭遇爆炒。如10月9日登陆沪市主板的洛阳钼业刚刚开盘,股价便蹿升190%;而直至早盘停牌之时,涨幅已经高达221%,并且最终凭借这一成绩创下过去两年新股上市首日的最高涨幅纪录。
对此,就连著名经济学家华生也不免心生感慨:打新如此赚钱,以后不愁新股没人追捧。
上周上交所再出新举措,增加新股首日交易情况的信息披露,在原有交易公开信息披露内容(成交金额排名前五的证券营业部成交情况)的基础上,按照成交金额大小,将首日参与交易的按自然人账户和其他账户两类披露,并进一步将前者划分为大、中、小户,披露每类账户数的买卖情况。
而根据交易所数据,10月9日当天带头炒作洛阳钼业的以游资为主,成交金额前五名的证券营业部中,仅有一个是机构席位,后者卖出212.15万股,交易金额为2007万元。若以3元/股的发行价计算,这一机构席位当天获利达1370万元。
同时,根据记者调查,参与网下申购洛阳钼业的137家机构当中,获配股数在200万股以上的也仅有东吴证券自营盘、富国天益价值基金、海通证券自营盘、南方绩优成长基金、社保604组合等9家机构。
除了洛阳钼业以外,截至10月12日,9月以来挂牌的16家公司中,首日涨幅超过10%的有9家,其中9月27日上市的蒙草抗旱首日也遭遇热炒劲升91%。而自今年3月8日沪深两市施行限制新股上市首日炒作的相关制度以来,挂牌首日涨幅在10%以上的股票共有73只之多。
前述分析人士称,在二级市场表现低迷的情况下,游资通常会借机炒作新股和次新股,加上此前监管层已经正式于5月14日松绑网下配售机构的限售期,后者也会趁势加入首日炒作之列。
引人注目的是,当资金陆续撤离之后,次新股票只剩下“一片狼藉”。如洛阳钼业在上周二、周三经历游资一轮狠炒,股价一度摸高至10.6元附近,但此后连续两天大幅回调,上周只报收于9.09元。
不得不提的是,今年不少新股经历了短暂的风光后,“三高”后遗症陆续显现。截至10月12日,今年挂牌的新股中,超过七成的股票仍在发行价以下徘徊,其中利亚德、温州宏丰、科恒股份、隆鑫通用和隆基股份甚至较发行价折让四成左右。由此不难看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似乎远远还未到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