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衢州一群师生凭着自己的特长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爱好,以古筝弹唱经典的方式,前往杭州录播浙江少儿春晚节目,演绎衢州版的“经典咏流传”。
带队老师吴越相告,这次他们录播的是《中华孝道》《读唐诗》两个节目,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她和筝社的老师们带领孩子“趣玩”古诗词,用一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带孩子走近经典。
由音乐美体会古诗美
“用汉小筝(古筝缩小版)弹唱古诗词,让我更好地体会到它的韵律之美,也更好地理解了古诗词的内涵。”来自市实验学校的徐彦婗说,她从小就喜爱古诗词,上了小学后,学校要求背诵《古诗75首》,本来都是为背而背,有点枯燥,现在用筝弹唱,她能更好地理解了。每当背新的古诗词,她就试着把它想象成一首歌,“歌很容易就学会呀。”
这次杭州筝演,徐彦婗的爸爸徐先生特地开车赶去看女儿的表演。“奏中国古典乐器,唱中国诗词,扬中国传统文化,传衢州孔儒之道。”徐先生用这句总结来表达对古筝弹唱古诗词的支持。
小朋友的感受也正是衢州一些学校青睐这一方式的原因所在。衢州市实验学校为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特地找到身兼市音乐家协会古筝联谊会会长的吴越展开合作,尝试用古筝弹唱方式教授古诗词和文化经典。
由弹唱到谱曲
通过用古筝弹唱古诗词的教学,孩子们的多方面潜能被激发出来。来自柯城区鹿鸣小学的梅妤婷、杨笑在老师的指导下,为《忆江南》谱了曲。
音乐科班出身的吴越说,中国语言声韵阴阳上去分明,特别是古诗词,本身就有音乐元素,而音符又有其情感色彩,如“2”听起来比较悲伤,“3”比较轻松愉快,“6”听起来很美好。“就像买衣服,要定好买休闲装还是正装,然后再选具体款式。”吴越用形象的比喻来指导孩子为一首诗词定调性、选音,如“江”是阴的,“南”是阳的,“好”是上的,那就不能用一个音,要高低起伏。
梅妤婷说,通过为古诗词谱曲,她能更好地把乐理与诗词韵律结合运用。
由孩子影响家庭
“听孩子唱多了,我们也会来几句了。”市实验学校悦溪校区学生裘茹寒的家长鲁女士相告,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古筝,参加学校汉小筝艺术拓展课后,每天都回家弹唱练习,由于大多数古诗词家长也都挺熟悉,就不知不觉参与其中,一人弹几人唱,整个家庭沉浸于这样一种氛围,有了文化与音乐的双重熏陶。
听妈妈这么一说,裘茹寒补充说,这之前,他们跟着老师弹唱了《赋得古原草送别》《村居》《游子吟》《长歌行》等多首古诗词及《读唐诗》等现代词曲经典,还参加了学校的艺术节表演,特别开心。现在她常常和爸爸妈妈一起探讨一首诗的意境、韵律,并试着用古筝弹唱出来。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粹,其涵盖的精神包容万象。”市实验学校校长王文森说,衢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塑造当然应该融进传统文化,而礼乐文化也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据悉,在最近一年的诗词弹唱活动中,仅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每周五进行的艺术拓展课中就已有48名学生参与其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