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羽毛球价格大涨”,一边羽毛球场馆预订火爆,一馆难求。在这个炎炎夏日,羽毛球运动的火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喜欢打羽毛球的人越来越多,球作为易耗品需求量增多。近日,记者走进全国羽毛球生产基地江山,发现看似能获益的羽毛球生产厂家,却是愁眉不展。
请输入图片描述
原材料短缺,一天一个价
1个球头、2根线条、16根羽毛片构成了一个借力即可飞翔的羽毛球。
在江山市航宇文体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分拣机正根据羽毛的形状、粗细、拱度进行精细分选,然后经过扎线、上胶等多道工序生,成为一个个羽毛球进入市场。“羽毛片主要分鸭毛和鹅毛两种,占据了整个羽毛球成本的80%。”公司副总经理周敏说,不是所有鹅、鸭身上的羽毛都可以拿来制造羽毛球。因为鹅、鸭翅毛拥有较为坚挺的翎管,质地有弹性、不易折断,刀翎毛适合被用来制作羽毛球。平均一颗羽毛球需要消耗整只鹅或整只鸭的刀翎毛。而越高档的羽毛球对刀翎毛的要求会越高,甚至需要好几只鹅才能造出一个球。
那目前国内鹅、鸭的出栏量有多少呢?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鸭的出栏量为42.18亿只,鹅的出栏量为5.15亿只,对比2019年鸭的出栏量48.78亿只,鹅的出栏量6.34亿只,有所减少的。
请输入图片描述
而伴着鹅、鸭的出栏量的缩减,羽毛球爱好者却呈现逐渐递增,这也形成原材料短缺,价格上涨。“我们到全国各地收购羽毛,但现在供不应求,一天一个价。”说起羽毛球涨价,周敏连连喊冤,因为受限于原料不足、价格上涨,企业产能也受限。现在企业生产的还是一两个星期前的订单。“我们非但没多赚到钱,甚至有时还亏本。”
那羽毛球,除了用真的羽毛外,是否可用其他材料来代替呢?
“手感不一样。”周敏说,他们企业也生产尼龙羽毛球,但即使现在羽毛球涨价,尼龙羽毛球的订单也并没有增多。
据统计,包括航宇文体在内,江山目前拥有羽毛球生产及配套企业55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
为节省打球成本,换球频率低了
一片场地、两个人、两把拍子、一个球就能打。由于器材简便、危险系数低,同时又可以起到锻炼的作用,羽毛球运动渐渐成为一项全民运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其中。
走进江山宏胜体育馆,阵阵清脆的击球声从球场传来,只见17片羽毛球场,场场都满满当当,其中不少场地是四人双打,另外还有暑期上培训班的学生。
“孩子今年6岁,年纪比较小,所以假期给他报了这项不容易受伤的羽毛球运动。”说起羽毛球涨价,在旁观看孩子训练的一位妈妈说,孩子训练使用的都是球馆提供的羽毛球,目前未受到涨价影响。
“羽毛球最近涨得有点猛,打得比较肉疼!”相比于刚入门的羽毛球初学者,涨价潮影响波及更多的是其爱好者。姜群华已经打了5年的羽毛球,7月初她发现尤尼克斯、红双喜、翎美、威克多、超牌、亚狮龙等多家品牌发布了调价公告,涨幅不小。她说以前可能打断一根毛或球飞得不稳定了,就直接换球了,现在为了节省打球的成本,每个球打到不能用了为止。
请输入图片描述
期间,姜群华和球友们也试过用其他“人造球”来替代羽毛球。“球感没有真毛的好,一些技术性球打不出来。比如扣杀的时候,它可能会飘。”姜群华说她习惯了每天晚上都要打球,现在每周要多增加几十块成本。“希望球的价格不要再涨了,让我们能够愉快打球。”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一项报告,羽毛球是中国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运动之一,参与人口高达2.5亿。运动中,球是最大的耗材。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羽毛球运动,羽毛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多管齐下,“破圈”发展
羽毛球运动近年来热度飙升,这也为羽毛球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江山羽毛球产业如何抓住热流,实现“破圈”发展?
一个产业的发展与其原材料息息相关,江山羽毛球产业亦是如此。
上世纪80、90年代,江山白鹅产业蓬勃发展,家家户户争相养鹅,年养鹅量达到700万羽,曾被评为“中国白鹅之乡”。除了养殖交易,善于捕捉商机的江山人注意到,颜色白净、纤维细嫩的鹅毛弃之可惜,何不利用起来?当地羽毛球制造业就此起步。
但到了2005年,受禽流感等因素影响,江山白鹅市场销量一度骤减。江山市农业农村局养殖业发展服务中心畜牧生产科科长毛日明介绍,最低时饲养量仅1万多羽,江山白鹅这一地方品种资源面临着岌岌可危的境地。
“经过6年的努力,我们的江山白鹅终于快要有大批量种苗供应市场了。明年可孵化出8万多只鹅苗。”在江山白鹅品种资源保护主体单位——江山市童浩家庭农场,90后农场主姜龙浩一手拎着篮子捡鹅蛋,一手拿着表格记录每个家系母鹅的产蛋记录。他预计到2026年,农场就能够向江山及周边市场输出30万羽至50万羽商品鹅苗,为产业做大提供基础。
请输入图片描述
江山白鹅的保种育优开启了填补原料空缺的第一步。“此次涨价风波也让企业主更加体会到原料供需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江山市羽毛球协会副会长郑迅透露,为此,他们协会专门撰写了一个关于在江山建立羽毛片制作基地的报告提交给市政府。
补齐原材料短板,有助于建立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生产供应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稳定性和竞争力。但要实现“破圈”发展,还需要多管齐下。
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授郭晴看来,体育产业的核心是体育竞赛。江山要举办更多“网红”羽毛球赛事,带动羽毛球产业的出圈。“仅今年,我们江山就羽毛球比赛就已经举行过不下5次。”江山市体育局办公室负责人毛武俊说,近年来,江山借助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引进或培育各类高规格、有较大影响力的羽毛球赛事,实现体育制造业与体育竞赛业的良性互动、相得益彰。数据显示,去年,江山年产羽毛球近2亿只,产品远销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