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上午,记者在江山市峡口镇避险解困A区块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工人们有的在浇筑楼面,有的在砌筑墙体,一派繁忙的施工场景。
该项目区块原先是峡口镇王村村第25村民小组村民居住的场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峡口水库移民安置此地,村庄逐渐成为集镇中心。但因为缺乏统一规划,且农房基本为黄泥土墙,影响城镇风貌,制约城镇发展。为提升村庄风貌,盘活土地资源,峡口镇抓住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乡镇契机,通过集中收储、连片开发的方式,统一规划打造集镇未来社区、建设万人集聚区,不仅满足部分群众建房需求,也吸引周边人口向峡口镇中心集聚。项目自2022年8月1日开工至今,已完成工程形象进度的70.5%,将于今年10月竣工交付。
2020年9月,峡口镇被确定为是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乡镇。该镇以此为动力,坚持“党建引领、部门协同、稳慎推进”的原则,在枫石村、王村村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权属清晰、运行高效、管理规范”的农村宅基地管理模式。
镇里专门成立了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双组长,分管领导任专班组长;明确了枫石、王村这两个试点村相应的工作联络员,确保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上下贯连、相互衔接、环环紧扣、落到实处。
为做细基础工作,镇里对两个试点村进行了农房权属调查,以此作为乡村规划编制依据。经调查,枫石村有9个自然村,农户618户1945人,有宅基地599宗,农房数562宗;王村村有9个自然村,农户1006户3320人,有宅基地937宗,其中闲置宅基地13宗,有农房数924宗,其中闲置农房106幢,无房户20户。在前期资料收集、村镇联审、农房确权证书发放的基础上,对于村庄范围内闲置的农房及闲置宅基地,根据《江山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指导意见》,通过有偿退出、使用权收储的形式收归村集体所有,用于村集体发展生产经营或与客商共同投资经营民宿、餐饮等。目前,枫石村,王村村集体共与64户农户签订了农房收储意向协议,协议金额372万元。
枫石村大力实施“两进两回”(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工程,利用农房收储、宅基地收益分配等政策,吸引客商来村里开办民宿。村集体与浙江联众文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把从农户中收储的房子加以改造,打造枫石村共富酒坊,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还收储了碗厂的老房子,用于三卿口古瓷村开发运营,活化沉睡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盘活峡里风大草原连片的6栋闲置农房,改造提升为民宿对外出租,年增集体经营性收入50多万元,带动了200名农户就业。通过宅基地制度改革,村里还建成了南孔书屋、邻里中心、共享食堂、儿童之家、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等,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