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联建,一起奔“未来” 衢州打造六个未来乡村连片发展实验区

2022-08-14 10:37:48  来源: 天目新闻客户端  

常山县何家乡江源村。(资料图)

记者13日从衢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衢州在6个县(市、区)正大力推进6个未来乡村连片发展实验区建设,在省内率先探索未来乡村连片发展模式。

建设未来乡村连片发展实验区,即以1到2个强村为核心,联动周边若干个人缘相亲、地域相近、产业相融的乡村,通过实施“连片规划一蓝图、连片建设一标准、连片发展一链条、连片治理一网络、连片共富一办法”,强化一体推进,实现共富共美,共创未来乡村。今年,这一做法入选首批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

常山县何家乡江源村食用竹产业发展迅猛,但面临销售形式单一、价格波动大等难题。自从和接壤的强村樊家村、何家村联合打造未来乡村连片发展实验区之后,他们突破了原先自己单打独斗的局限。3个村联合成立强村公司,统一开展土地利用、产业规划和品牌运营。强村公司发挥樊家村地理位置优越、客流量大的优势,加强技术扶持和营销力度,使全乡的食用竹产值提高20%,带动了300余农户户均增收5000余元。

衢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郑明福介绍,“十四五”期间,衢州的目标是创建100个未来乡村,但在规划和创建过程中,未来乡村单村创建产业规划空间不足、公共服务投入大、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等瓶颈日益凸显。而以“强村带弱村”的未来乡村连片发展模式,不仅可以做大片区资源盘子,也能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投入效能,并得到群众欢迎。

目前,衢州推出了农业型、生态型、文化型、商贸型等多种未来乡村连片发展模式。江山市清湖实验区通过4村联动,打造了一个1.5平方公里的古村文化旅游片,补齐各个村单打独斗的短板;开化县密赛实验区发挥“两乡三村”资源互补优势,形成“玩在下淤、吃在密赛、住在桃溪”的错位发展链,吸引近2亿元外来投资;衢江区孟姜与龙游县团石实验区则打破县域限制,形成一条绿色农业、户外运动休闲旅游带,使沿线7个村迎来近40万人次客流,带动村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今年1月至7月,衢州连片发展区域内的6个未来乡村联动13个周边村庄共同发展,19个村庄共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00余万元,同比增长超两成;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808元,同比增加11.3%。


作者:记者 钱关键 通讯员 胡小飞 郑晨 郑徐丽   编辑: 梅玲玲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视频 更多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图说衢州 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