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四周新建栏杆,南边有一个廊亭,塘内清波荡漾,四周种有楠木、桂花等绿化树木和草皮……12月21日,笔者走进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王家村村口看到的村庄新景。
村民王立宏介绍,这座被大家叫做王家塘的池塘,水面有150多平方米,是全村唯一一座水塘。以前由于疏于管理,加上没有活水,淤泥越积越厚,有1米多深,古塘逐渐变身臭水塘,特别是到了冬天,塘内水干,淤泥裸露,直接影响村容村貌。
请输入图片描述
小资金撬动大民生,今年,柯城区水利局投资30万元,对王家塘进行了全面整治。清淤、铺装、绿化,并从水质常年保持Ⅱ类水的庙源溪引来活水,经新修的渠道流入池塘。同时在四周2亩多的空地上种上绿化树木,池塘、绿地、廊亭连为一体,成为一个景色优美的微公园,水清、岸绿、青草处处池塘蛙的美景重现村头。“现在只要是晴天,村民没事到塘边的廊亭坐坐,三五人一起聊聊天,或到公园走走,往日村口的那种热闹景象又回来了。”王立宏说。
作为省、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市水利局全力抓好农村池塘整治项目,全面提升农村小微水体。目前全市巳实际完成78座,超额完成省水利厅下达衢州的70座池塘整治任务。项目推进中,还积极引进推广相关新技术,在池塘中设置增氧泵,有效实现塘内循环、打造池塘生态圈;通过种植净水水生植物,强化池塘水体的自净能力,真正实现池塘绿色生态。
请输入图片描述
“激活农村水系,让池塘里的水流起来、活起来、清起来、美起来,这是今年全市池塘整治的点睛之笔。”市水利局河湖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通过综合整治,改造穿堤涵管,增设防护栏杆,水岸同治,以水造景,围绕池塘设置步行道和亲水埠头等一系列措施,促进池塘水系连通,一座座昔日“臭水塘”开始向“景观塘”蝶变,整体提升了农村环境。柯城区万田乡坞石村3座池塘目前全部整治完毕,共投入资金98万元,通过机埠从2公里外的溪中引水入塘,实现了3座池塘水系全连通,村里水生态得到有效改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