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源水库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测算分析工作结合农业水价改革工作,累计完成42套自动化量水设施建设,在线计量率已达100%。进一步完善了“数字灌区”建设体系,为节水灌溉精准计量打下了坚实硬件基础。”11月29日,衢州市铜山源水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吴勇向笔者介绍。
为提升灌区服务保障水平,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今年6月,铜山源水库管理中心积极谋划研究,全省首创“渠长制”,打通灌区服务最后一公里。“渠长制”推行以来,灌区镇村之间的供水矛盾有效化解,重复二次供水现象明显减少,经初步测算,累计节约灌溉用水达1500万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较上一年度提升0.012,节水效益显著。
铜山源水库灌区“渠长制”运管模式主要是通过建立分级管理制度、派发履职清单、制定考核机制,全面提升管理效能;通过建设“数字灌区”、落实运行经费、增强运管人力,全面提升监管水平;通过“一长一册”、“一长一群”和“一长一段”的运管新模式,全面提升灌区服务能力。建设“数字灌区”是“渠长制”运管模式中重要举措,可实现用水供需精准匹配,大幅提升灌区管理监管水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