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模拟降雨区!衢州建设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2021-11-17 09:58:01  来源: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11月16日上午,在浙江衢州市常山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里,工作人员正在现代坡地农业试验区和人工模拟降雨区种植代表性经济作物——油茶和蜜橘,强化这两个区的水土保持措施。

衢州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示范园内的现代坡地农业试验区和人工模拟降雨区,主要结合现有坡地试验小区进行修建,主要研究不同降雨强度及水土保持措施条件下,对各小区的产流产沙、水质、土壤环境、油茶、蜜橘产量和品质等进行评价研究,为南方红壤丘陵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请输入图片描述

示范园位于常山县金川街道赵家坪社区,规划总面积55.98公顷,总投资4200万元,集水土保持科技示范、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观光于一体,分为水土保持科教示范区、农业观光示范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3个功能区。常山县坚持“科学试验第一,宣教观光一体”的理念,把示范园作为“慢城大花园”一个“国字号”品牌窗口和旅游节点来打造,项目建设坚持高标准、大场面、新时尚,一期工程已于2018年12月完工。该示范园的建设,填补了浙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空白,示范园内的常山县天马坡面径流场属于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二期工程,是浙江省3个国家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点之一,也是我市目前唯一一个监测站点。


请输入图片描述

作为示范园建设的核心区块,水土保持科教示范区自2017年11月开工以来进展十分顺利。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600万元,建成了管理用房、栈道工程、道路工程、围墙工程、海绵花园、现代坡地农业示范小区、人工模拟降雨区等。示范园已完成景观提升改造工程目前正在筹备建设水土保持展示厅。该展示厅面积2100平方米,预算投资2000万,内设多功能展示厅、沙盘模型、电子显示、VR互动等展示设施,将以动态、静态相结合的方式向公众宣传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让公众直观了解水土流失的成因和危害,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强化爱护水土的责任意识。

眼下,示范园正强化院企合作,引进水土保持新技术、新措施、新产品,努力把示范园打造成“慢城大花园”的重要节点、钱塘江上游红壤区重要科研基地、华东地区一流水保科普教育基地和第一数据库。


作者:通讯员 郭德浩 朱志俊   编辑: 叶晓倩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视频 更多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图说衢州 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