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制作家庭档案40多年,衢州退休党员汪洪才—— 记录一个时代的变迁

2021-11-11 10:20:51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请输入图片描述

这两天,衢州退休党员汪洪才特别忙碌,因为他的家庭档案中又有了新内容。他将今年参加过的各类建党百年纪念活动的照片汇编成一本《百年党史剪影》。已经70岁的汪洪才,在过去40多年的时间里,把生活记录都收集保存了下来,并整理成了15盒家庭档案。

在汪洪才家中,记者和他一起打开一盒盒档案。里面有家庭成员的档案资料、儿女成长照片、家庭收支票据、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门票……一张张老照片、一篇篇日记、一枚枚票证,从半年的工资买一块手表,到手机电视空调的迭代更新,这些档案既是一个小家的宝贵记忆,又是时代变迁的惊鸿一瞥。

爱好收藏各种票据

在汪洪才的房间中,专门腾出了一个书柜,装满了他历年参与修编的《衢州年鉴》,还有用档案盒分门别类保存成册的家庭档案。

40多年的档案,一点一滴的记录中折射出时代的变化。听说记者上门采访家庭档案,70岁的老人特别高兴。他将家庭档案都从衣柜中搬了出来,一盒盒打开给记者看。

汪洪才展示他收藏的票证。 本报记者 于山 摄

从一本本档案中,不难看出汪洪才的生活习惯。他遇到大事会剪报收藏。翻开剪报集,有1986年1月4日《省委批准建立衢县县委、柯城区委》,以及浙赣铁路的电子化改造、衢州民航首航、杭金高速公路建设、衢江大桥建设等报道,不少是近30年来衢州的大项目,剪报集成了家庭档案的一部分。

汪洪才还把大小开支都记录得很清楚。在票券档案资料中,有一张购物发票,依稀看得出“南京市百货商店”“1973年”“120元”等字样。那是1973年,还在部队当兵的汪洪才凭着一张“工业券”在江苏南京花了半年工资买了一块上海牌手表。汪洪才说:“这块手表还在,已当宝贝收藏了起来,也是家庭档案的一部分。”现在老汪已经不戴手表了,“看时间只要看手机就行了。”

正是这些记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变迁,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请输入图片描述

在计划经济年代,什么都要凭票购买,各种票证成为了家庭档案的重要内容。“一年3尺布票,只够做个裤头,一家人的布票加起来,勉强够一条裤子。”谈起往事,汪洪才说,当年舍不得用的布票、粮票、油票一直保存着,后来它们失去了购买功能,却在家庭档案中发挥着作用。攥着票券排队购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老汪如今用上了手机购物,加入了网购大军。汪洪才说,指尖随便一点,快递送货上门,“我们这一代,以前吃过苦,现在就享福了。”

小小家庭档案,已经多次送展。今年“七一”前夕,汪洪才选了5本档案送到杭州参加一个主题为“红色家当”的展览,今年上半年还在浙江档案馆的“我的美好生活”展览中亮相,也曾被制成展板参加过省、市档案馆的主题展览。汪洪才说:“这是我们小家的家庭档案,但也可以说是一部微型的时代纪录片。”

喜欢旅游摄影留念

虽然年事已高,听力下降,但汪洪才乐于学习新的事物,如喜欢用微信联系,自学电脑排版制作档案,以及用手机摄影记录生活。

“来来,一起拍张照片。”采访时,汪洪才掏出手机,与记者留影。拍照,是记录生活最直接的方式,在汪洪才的家庭档案中,有3册是家庭老照片。

大多数的照片摄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部队里,汪洪才就学会了摄影和冲洗的技术。1987年,汪洪才从部队转业后,买了当时很流行的“傻瓜机”,彩照开始流行。“那时洗一张彩照差不多要三分之一的月工资,还要到上海洗。”这在汪洪才的家庭档案中也体现了出来:档案中的彩照到1990年以后才多起来。里面有汪洪才爬黄山的旅游照、穿西装打领带的活动照、穿着风衣摆着造型拍的生活照。在4台“傻瓜机”和一台单反的“咔嚓”声中,汪洪才收录了数千张家庭照。掀开一页页相册,从黑白到彩色,最明显的变化是衣着越来越光鲜。从粗布棉布到皮衣毛衣,从传统的中山装到新式西装,汪洪才开玩笑说,他衣服越穿越时髦,头发却是越来越白。

对于汪洪才来说,幸福就是诗和远方。有6本档案册装着汪洪才全家在全国各地打卡后留下来的上千张门票。其中一套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天安门广场的门票贴在一本档案册的首页,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汪洪才借工作出差的空档去的。在当时,所谓的旅游更多是借工作空档去景点走走看看。

进入21世纪,汪洪才每年都要出门旅行两次。这时期的门票占了所有门票的70%以上。尤其是退休后,他漫步鸭绿江边、纳木错湖、打卡中越边境……他把之前没玩过的全国知名景区玩了个遍,走遍了大江南北。

空暇之余,老汪会和家人翻开家庭档案,跟儿女们回忆童年趣事,讲讲旅途的见闻。“以前条件差,总想去大城市,现在条件好,向往原生态。”他说。

习惯保存重要资料

今年,汪洪才的家庭档案里还多了一件珍贵的物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老人打开小盒子,拿出纪念章细细端详。

出生在衢江区上方镇的汪洪才1969年离开家乡参军,在部队中入党,1987年转业后,半辈子都在忙着修史修志的工作。他退休前在衢江区委党史办工作,2011年退休后,依然放不下这项事业,只不过工作对象从党史地方志变成了自己的家庭史。他将历年来保留的家庭材料一一整理成册,成为了贯穿40多年的家庭档案。

请输入图片描述

多年来,汪洪才养成了收集资料的工作习惯,当年正是他从浩瀚的大堆材料中,一点点理出了当地党史资料的线索。

汪洪才说,以前找一些资料很难,要奔赴各地档案馆查资料,看到有用的,就用手抄摘录,遇到非常重要的才会复印。还要通过实地走访,了解更多的一手材料。他亲耳听过先烈身边的人讲述那个年代的故事,亲眼看过战争年代留下的历史遗迹,亲手整理过先烈们遗留下来的物品。

“平时就得养成习惯保存资料,积累材料。”汪洪才说,正是这种习惯,也为了自己留个念想,他特别注意保存一些重要的物件。于是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他有意识地收集各种票据、个人参加活动的证件以及孩子成长记录等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物品,为整理制作家庭档案作准备。“刚开始,只是想着留念一下,就顺手把自己的和孩子的资料归集起来。”后来,汪洪才发现家庭档案的整理有着更大的意义。

“我家的生活变化也是千万个中国家庭的变化,”汪洪才说:“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印记,我想为我们的时代留下点东西。”


作者:记者 于山 共享联盟衢江站 周志贤 余慧仙 卢晔岚 郑孙妙奇   编辑: 叶晓倩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视频 更多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图说衢州 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