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三楼水量也很大,即使用水高峰期二楼三楼水压也正常。”10月25日,浙江常山县辉埠镇黄坞岭村船头自然村村民陈美花拧开水龙头欣喜地说,2018年以来,村民饮水实现了“三级跳”,从有水喝到“放心水”,现在家家户户喝上“幸福水”。
黄坞岭村有1700多人,由宋畈水厂供水。该水厂供水人口1.5万人,但日供水能力只有2400吨。供水规模小,加上主管网“跑、冒、滴、漏”水严重,致使离水厂6公里远的黄坞岭村,每到夏季用水高峰时水厂就开始限时供水。村民徐兴荣说,他夫妻俩均在厂里做工,有时只在下午5—7时供水,等下班到了家已经停水,不得已只好到邻居家“借”水烧饭,现在好了,再也不用担心没水用了。
问题的解决得益于县林业水利局实施了宋畈水厂改造扩容工程。该项目共投资964万元,通过对水厂净水设备及配套设施进行设计改造建设,新增供水规模2400吨/天,总供水规模达到4800吨/天,同时对通往黄坞岭村的主管网进行改造提升,管道口径从150毫米增至200毫米。
今年,常山县在农村饮用水三年达标提标行动收官的基础上,再投资2亿元,实施了千家排水厂改造提升、主管网提升等7个农村饮用水供水保障能力提升工程,改造提升主管网87.1公里,村内老旧破损管道594公里,新建增压泵站14个,芳村等5个水厂改造提升项目实施后,日供水能力从7万吨增加到15万吨。水量增加,管道畅通,“幸福水”源源不断流向千万农家。
走进芳村镇前进村单村水站,只见旁边有一眼水井。水站协管员郑耀军说,这是县林业水利局投资10多万元为村里新挖的一眼深220米的水井,枯水期则启用井水供水。据悉,常山县林业水利局今年投资1000多万元,对全县51座单村水站进行标准化提升,通过挖井取水等方法,确保每座都有一个以上备用水源。
新昌乡黄塘村单村水站除从新昌溪引水外,还有一个蓄水量5000多立方米的仙女湖作为备用水源,建有100吨和80吨两个蓄水池,常年日供水能力280吨以上。而邻村茶园村单村水站水源仅靠拦堰坝高不足1米的山沟水,在没有新水源可供的情况下,县林业水利局将两村管道接通,水源共享,水价一样,较好地解决了茶园村单村水站水源不足问题,枯水期茶园村80%用水来自黄塘水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