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柯城区教育发展大会上,现场演绎了朱志菊教师的故事
300余封信、20多万字……这是柯城区新世纪学校教师朱志菊给班里同学的“家书”,也是她与学生、家长交流的一种方式。从几百字到几千字,每篇或长或短,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朱志菊对学生的爱,也让每个学生从中认识更好的自己。
写信,是朱志菊与学生、家长交流的一种方式
2012年起,作为班主任的朱志菊开始接手新一届班级,她与学生们约定每周会给他们写一封信。“王旻蕊是个特别优秀的孩子,做事认真、用心、仔细,但是有时候又缺乏自信;吴文超特别喜欢历史学科,他认真读书的样子着实吸引人,就那样静静地在书海里畅游;吴安贝的数学成绩不错,但是语文、英语还需要加强,老师相信你可以……”
一封封书信的交流,见证了学生的改变与成长,也见证了师生情越来越深
在朱志菊的信中,更多提及的是爱与温暖:好好表扬一下我的宝贝们、这些感动不得不提、再次看到了我们班的温度……当然,信中也会指出某些学生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前提是,她会先将学生的优点夸一番,最后再委婉指出缺点。
一封封书信的交流,见证了学生的改变与成长,也见证了师生情越来越深,“谢谢朱老师,那数百封‘每周一信’,让旻蕊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王旻蕊妈妈陈艳说。
每周都给学生写信,回顾班级一周的事情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方便记录,朱志菊会在平时的工作中观察学生大大小小的事,标记在工作簿中。所以在信中,朱志菊几乎关注到了每一位学生,甚至提到了很多学生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小事。至今,她已经写了300余封信,总计20多万字。
文字无声,直抵心灵。学生王旻蕊说,十几年后,当其他班的同学回忆起过去,可能只有照片,而他们,除了照片,还有真实记录同学们生活的最真挚的文字。
“朱老师以一封信打开孩子心扉、增进家校沟通,这种做法值得其他老师学习借鉴。孩子们一直珍藏朱老师的信,常读常新、常思常忆。”新世纪学校校长陈小红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