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公布了全国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名单,衢州市柯城区、江山市榜上有名。至此,衢州市已有常山县、开化县、柯城区、江山市通过了国家标准的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验收,6个县(市、区)均完成省标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节水型社会建设全市域覆盖。
衢州水资源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且作为农业大市,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50%以上,化工、造纸、金属等高耗水产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标一直居高。节水型社会的建设,能够形成节水倒逼机制,激发节水内生动力,促进节水减排增效和产业转型升级。
自开展节水型社会创建以来,衢州市水利局水资源与水土保持管理中心以筑牢钱塘江上游生态屏障为己任,倡导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上,实现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工业用水节水成效显著。目前,全市完成建设省级节水型企业118家。衢江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前仅有2家节水型企业,创建以来,该区重点针对特种纸制造等高耗水企业实施节水改造,累计创建节水型企业16家。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可比价)用水量从2015年至2019年下降35.6%,万元工业增加值(可比价)下降29.9%。
社会公共节水基础不断增强。逐年开展供水管网升级改造,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保持在10%以下。累计创建省级节水型居民小区30个,省级节水型公共服务单位43家,市级节水型公共服务单位87家,各地累积创建县级节水型单位253家。
农业用水效率不断提升。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不断提升农业用水效率。全市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由2015年的0.510提高至0.537,累计创建省级节水型灌区23个,完成138.709万亩农业水价改革面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