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月19日,衢州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市全面小康决胜年活动举行。会议在总结过去一年来的工作经验、表彰先进的同时,向全市发出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动员令。
衢州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市委常委、分管副市长等出席会议。市委书记徐文光讲话,市长汤飞帆主持。
请输入图片描述
过去一年来,衢州以争当全省农村改革探路者、城乡融合先行者和乡村振兴排头兵的气魄,全力克服疫情影响,扎实推进党建治理大花园建设,高质量完成农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业基础更稳。狠抓粮油生猪增产保供,粮食播种面积、生猪存栏量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为全省大局作出了衢州贡献。在全省农业“争先创优”评价中,9次排名有7次列全省前三,其中3次第一、2次第二。二是乡村风貌更美。连续5年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扎实推进、初见成效,被评为全省部省共建乡村振兴先行省“十大模式”之首;发布全国首个乡村未来社区指标体系和建设指南;“一米菜园”“一村万树”绿色期权等创新做法全国推广。三是农民生活更好。农民收入和低收入农户收入分别增长7.6%、15.3%,增幅均居全省第二,低收入农户脱贫攻坚成效度首次列全省第一。四是改革亮点更多。争创国家级试点示范19个,成为全省唯一的“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全市域试点市,列入全省首批新时代美丽乡村集成改革全市域试点;农民建房“一件事”全省推广,房地信息系统实现农民建房100%线上审批。
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衢州“三农”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短板,如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离做实做细做深做优还有差距、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转化的通道还没有完全打开等。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的相关精神,始终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坚定不移做好党建治理大花园这篇大文章,持续烧旺乡村振兴“这把火”,努力绘就衢州新时代美丽乡村的绝美画卷。
请输入图片描述
会议强调,要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有的放矢,切实把短板拉长补齐,把问题解决好。
接下来一个时期,衢州要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衢州“三农”实现更快速度、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要着力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推进“共同富裕”;要深刻把握打造“重要窗口”的衢州大花园“金名片”的新要求,坚持“城乡一体化、全域大花园,市域大统筹、共建大花园”,擦亮诗画浙江“大花园”建设核心区金名片;要不断发现乡村价值、激活乡村价值,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真正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当前,衢州“三农”工作,要着重要做到“五个聚焦”,实现“五个转变”:
一是聚焦“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加快推动乡村产业由低质低效向高质高效转变。要一手抓美丽经济幸福产业的培育发展,一手抓特色资源特色品牌的优势再造,不断提高衢州特色农业附加值、竞争力。
二是聚焦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动乡村建设由美化环境向宜居宜业转变。要重点推进农村环境微改造、启动乡村品牌化经营、加快推进乡村未来社区建设。
三是聚焦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加快推动乡村改革由零敲碎打向系统集成转变。要以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全市域试点为契机,聚焦现代农业、农村经济、人居环境、乡村治理、农民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把各项改革有机地统起来、串起来,力争在“三地一房”改革、畅通“两进两回”通道、深化“两山银行”改革等改革事项上取得新突破。
四是聚焦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动乡村发展由要素驱动向数字驱动转变。要主动拥抱数字变革时代,把数字化理念全面植入乡村发展,以数字变革赋能乡村振兴,加快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快构建乡村“数字大脑”、做大做强“村播”等新业态、推进生产端“智慧化”改造。
五是聚焦“县乡一体、条抓块统”试点,加快推动乡村治理由条块分割向整体智治转变。进一步夯实“三联工程”三个全覆盖的基础,围绕需求导向和场景应用,开展好“一件事”集成改革,提升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做实做细做深做优三通一智(治)、三级钉钉群、“周二无会日”、村社全科网格等“八件事”,最终实现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整体政府、整体智治,上下贯通、条抓块统,系统集成、高效协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