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踏歌奔小康 唱响新时代 ——写在“庆丰收·迎小康”中国村歌大赛在江山举办之际

2020-11-21 10:35:41  来源: 浙江在线  

11月21日,浙江日报8版刊登文章《踏歌奔小康 唱响新时代 ——写在“庆丰收·迎小康”中国村歌大赛在江山举办之际》全文如下:

歌声绕梁,不绝于耳;歌声传情,幸福无比。11月21日,由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农村杂志社主办,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中国合作经济学会联合主办,中共江山市委、江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0年“庆丰收·迎小康”中国村歌大赛总决赛在江山举行。

村村有村歌,人人唱村歌,作为“中国村歌发祥地”和“中国村歌之乡”,江山村歌发展至今已经第13个年头,不但唱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更是作为G20杭州峰会外宣品馈赠外宾。

江山村歌文化“唱活”了一座城市,到处都有“好声音”。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飘荡在江山阡陌间的村歌奏响时代强音,唱响了希望田野丰收的喜悦,唱响了乡村振兴的文化自信,唱响了奔向小康的豪迈情怀。

村歌,奏响基层治理“大合唱”

“遥远地从故乡走来,又走向更远的天边。祖先殷殷的叮咛和嘱咐,就像这碗浓浓的大陈面……”在江山北部的大陈古村,每天会迎来数十个旅游团,散发泥土芬芳的甜美村歌总让人印象深刻。“太震撼了,没想到这里的村民都会唱歌,人心这么齐,男女老少齐声歌唱的氛围真好。”来自义乌的游客沈财辉跟许多人一样,一脸羡慕。

依靠文化的力量,“村歌治村”现已成为大陈村的一张亮丽名片。

可就在10多年前,大陈村废塑料袋乱舞,村庄污水横流,村集体经济负债68万元,是个不折不扣的“后进村”。转机出现在2005年,退役军人汪衍君被推选为村党总支书记。汪衍君认识到:“管村先管人,治村先治心。”想起在部队经常教战友们学唱歌来提振士气,汪衍君突发灵感,何不来一首村歌,让全村人一起唱,激发村民士气。

说干就干,汪衍君发挥文艺特长,与几位文化达人一起创作了第一首村歌《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2008年又根据汪氏历史传说创作了第二首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

村歌集思想性、艺术性、群众性于一体。在汪衍君看来,一个村歌唱得好的村庄,一定是一个和谐的村庄,一个有凝聚力的村庄,一个幸福快乐的村庄。

于是,汪衍君带头唱,也让村民传唱。渐渐地,村歌成为汪衍君的治村“法宝”:开会有人迟到,罚唱村歌一曲;谁家里有了喜事,村干部带头唱歌祝福。在款款深情的歌声中,让村民们找到久违的自我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看到地上废袋果壳,村民会捡起投进垃圾桶;修缮祠堂影响风景,3户农户主动拆迁……

村歌奏响了基层治理“大合唱”。“十里长廊十里景,处处都是幸福的歌……”在石门镇长山源村,这个由5个村合并而成的村子,一首《长山源之歌》不仅道出了这里的好风光,更唱出了五村“同心源”,推动村庄从“丑小鸭”变“白天鹅”。在碗窑乡凤凰村,这个由10多个乡镇80多个高山自然村组成的下山搬迁安置村,如今,正如村歌《我们和凤凰一起飞翔》唱的那样,是名副其实的城市“后花园”。

无论是大陈村这个古村,还是作为合并村长山源村或是移民村凤凰村,它们并不是“村歌”唱响基层治理好声音的个例。近年来,江山以村歌为抓手,推进农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开启了乡村治理的新篇章。

村歌,撬动全域旅游“大发展”

唱村歌、赛村歌、秀村歌,乡村文化也因此重焕生机活力,文化产业在此带动下也呈现一派繁荣。游客到江山市游览,听村民唱村歌成了必点的节目。村歌嘹亮,全域旅游风生水起。

“梦一样的古镇,梦一样的名字;谜一样的廿八都,谜一样的历史。”踩着青石小路,听着《谜一样的廿八都》村歌,总能让人想起故乡青青的石板路和歌声缭绕的小巷。廿八都有13种方言和142种姓氏,风俗各有不同,渗透在风貌依旧的古镇中,使得淡雅清新的廿八都变得更有韵味了,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接踵而至。

有音乐的村庄,总会有故事,总会有令人神往的气质。在江山,不仅廿八都,所有景区村庄都拥有自己的村歌,作品累计荣获国家、省级荣誉20多项,江山村歌多次唱进人民大会堂,并入选G20杭州峰会外宣品,进一步撬动全域旅游大发展。

峰峦叠嶂,绿阴掩映下的廿八都镇兴墩村,黄泥房错落有致。拨开岁月尘光,重现朴素容颜,曾经偏远的旧村落,迎来美丽的转身,成为浙西民宿的风向标,民宿经济风生水起。今年国庆中秋双节长假,长寿兴墩景区、廿八都镇古镇景区、浮盖山景区、浮盖山漂流景区共接待游客1.98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7%,实现旅游收入217.46万元。江山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告知,双节期间,耕读、大陈、和睦、碗窑、新塘边等地也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突出的乡村特色,吸引了许多游客。去年,全市乡村休闲旅游共接待游客678.45万人次,营业收入43.43亿元。

近年来,江山探索把村歌作为农民唱响幸福生活和发展全域旅游的“同心曲”,赋予全域旅游更多内涵和灵气。村歌效应最典型的大陈村充分发挥自身的景观优势和文化优势,通过打造《你好江山》《大陈见面》两台大戏,增强小镇风情体验,大大丰富了文旅融合产品,又带来更多人气、商气、财气。数据显示,2019年共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带动周边旅游产业创收1000多万元。大陈村党总支书记汪衍君说,目前实景剧《你好江山》和音乐剧《大陈见面》两部剧目为村集体增收110万元,同时也点亮了乡村夜经济,过夜游客同比增长33%。

跳出旅游做旅游。如今江山按照全域旅游理念,集中资源打造世遗江郎风采线、七彩保安风情线、古镇养生风韵线、幸福乡村风光线、村歌文化风俗线、醉美碗窑风行线6条精品线路。去年,6条精品线路完成涉旅项目投资26亿元,沿线60个村实现景区化提升,努力把散落的148个景区村庄串点成线、串珠成链,形成旅游精品线路,与核心景区形成遥相呼应、众星拱月之势。

村歌,唱出乡村振兴“大繁荣”

村歌换来乡风文明的改善,同时也唱出乡村振兴“好声音”。乡村振兴,踏歌而行。

“咚咚锵,咚咚锵……”阵阵铿锵锣鼓声,打破了江山市新塘边镇毛村山头村的宁静,近日,2020中国·江山第三届全国“美丽乡村”攀岩系列赛在此拉开帷幕。攀岩主赛场设在村中心,近期岩壁特意为此进行了更新维护,高度由原来的12米提升至16米,达到了可以举办奥运会级别综合性攀岩比赛的要求。能够有机会在如此专业的攀岩赛场上一展身手,选手们纷纷大呼过瘾。

“城镇里有的运动场地,这里都有。许多城镇里没有的运动场地,这里也有。”毛村山头村党支部书记周勇强遥遥一指:“那里是激光打靶、丛林穿越、真人CS(户外军事模拟竞技运动)场地,正式投入运营后,又有新运动项目可以玩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充满活力的“体育村”,几年前还是一个“养殖大村”。2015年,养殖整规工作开展后,村里的环境变好了,可如何让村民的生活更充盈?

这一切,都由村歌开始。2005年,第一首村歌《毛村山头新气象》掀起了村民学唱村歌的热潮,这让周勇强很吃惊,他看到村民对文化活动的渴望。之后,村里相继组建起大鼓队、腰鼓队、排舞队,为村歌伴舞伴奏,村委会门前的空地上,基本天天有村民前来载歌载舞,毛村山头从此不沉寂。

四季流转,如今,全村有体育健身场地11处,并先后10余次承办市级以上体育赛事,每年接待体育健身人员数万人次,逐步成为全国闻名的体育特色村,许多游客慕名而来。迎宾锣鼓声热闹了乡村,敲出了欢腾和喜悦,也振奋了人心。瞅准了村庄发展带来的红利,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主动返乡创业,踏上了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

甘蔗种植是江山市上余镇李坪村的传统产业,村里至今还有一座采用土法榨汁红糖的作坊。2014年,李坪村创排了村歌《红糖飘香》。

“以前,村里自产的土榨红糖都是周边村镇的人来买,而且价格不高,一斤只能卖五六元。自从有了村歌,村里的红糖产业一下子兴旺起来。现在一斤土榨红糖的批发价都达到了15元。”上余镇李坪村支部委员戴水有说,村歌唱出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帮助村民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复兴的梦想。

唱村歌,晒幸福,展梦想,聚民心,乡村振兴的时代赞歌在江山不断唱响,曲曲村歌在希望的田野飞扬。



作者:记者 梅玲玲 通讯员 姜梦倩   编辑: 叶晓倩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视频 更多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图说衢州 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